
著名的營銷大師科特勒說:營銷,就是把價格以產(chǎn)品為載體賣出去。這句話很有意思——你真正賣出去的主體,是「價格」而非「產(chǎn)品」。產(chǎn)品,只是讓價格顯得合理的載體。
對于跨境電商獨立站和 DTC 產(chǎn)品來說定價尤為重要,辛辛苦苦獲得的瀏覽量如果因為不恰當?shù)亩▋r而錯失成交實屬可惜,那么何為更「科學」的定價呢?店匠SHOPLAZZA 給你整理了 5 個 Tips,讓你輕松掌握定價小技巧!

相信許多賣家都知道,給產(chǎn)品定價時數(shù)字要比整數(shù)少一點,但不確定有沒有效果。于是,北大教授劉德寰博士為了驗證這一現(xiàn)象,就在自由市場租了服裝攤做實驗,他將 60 元的牛仔褲分別以 59、58、57 的價格售出。
實驗結果發(fā)現(xiàn):
定價 59 元,消費者覺得是 60 元,所以還價 30 元。
定價 58 元,消費者覺得是 50 多元,抹掉零頭還價 25 元。
定價是 57 元的時候,消費者就覺得這是一個產(chǎn)品實際價格,只抹個零頭還價到 50 元。
19 世紀,心理物理學家也發(fā)現(xiàn),消費者對數(shù)字的「相對差異」非常敏感,而對「絕對大小」沒有感覺。于是,在這些條件下就催生出一種定價策略——心理定價。
賣家們對這一現(xiàn)象肯定有共鳴:同件商品標價 1.99 元,比標價 2 元賣得好。這就是心理定價中的一種——尾數(shù)定價法。
其實,心理定價玩法多樣,店匠SHOPLAZZA 接下來就帶你看一看~
1. 尾數(shù)定價法
比如 1 元的東西,標價 0.99 元,10 元的東西,標價 9.9 元,就是尾數(shù)定價法。尾數(shù)定價法的目的,就是讓消費者覺得商品實惠,通常適用于基本生活用品。
很多人都會有這樣但疑問,0.99 元,明顯就是 1 元,這真的有用嗎?據(jù)美國 Gumroad 公司數(shù)據(jù)分析,同樣的商品,定價 0.99 美元的商品銷售額比定價 1 元多賣出 62.7%;定價 1.99 元的商品銷售額比定價 2 元多賣 117%。
另外,定價 3.80 和定價 3.79 則差別不大,因為消費者對小數(shù)點之后的數(shù)字變化不敏感。

回到開始的案例,定價 57 元時,為什么消費者不會大幅度地還價呢?因為 57 看起來太「精確」,消費者會認為這一定是實價。
有位美國學者還為這種現(xiàn)象做了個「我報價,你還價」的實驗。當報價為 4998 時消費者會還價到 4569。報價為 5000 元消費者會還價到更低的 4158。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個現(xiàn)象呢?因為消費者覺得,數(shù)字越整,水分越大。
但 店匠SHOPLAZZA 提醒你請注意:并不是每件商品都適合尾數(shù)定價法,例如禮品類。為什么?接下來就講到。
2.整數(shù)定價法
你會買 99 元的禮盒送未來岳父,還是 100 元的?相信大部分人會選擇購買 100 元的。因為,這樣會顯得你對岳父的重視程度,雖然實際相差不大,但是100 元聽上去也比 99 元高出一個層次。
再比如奢侈品。一套私人定制的西裝,你定價 9999.99 元,還是 1 萬元?定價 1 萬元,彰顯身份——我穿得可是萬元西服;而標價 9999.99,就容易讓人感覺急于打折促銷、一定不值錢。

3.招徠定價法
珠海某商場,有一款標價 3000 元的打火機。消費者們都想看看,這打火機到底是什么名堂,鑲了鉆石嗎?一看,挺失望,沒啥特別嘛。轉眼一看,這標價 3000 元的打火機旁邊,有在出售 3 元的打火機,這款 3 元打火機就大賣了。
這 3000 元的打火機其實只是道具,就是在用「錨定效應」招徠顧客,這便是招徠定價法。

4.分割定價法
貴的東西,怎么讓消費者覺得便宜?愿意買單?
店匠SHOPLAZZA 悄悄告訴你,答案是:用更小的單位進行定價。對此我們假設一個場景來看,你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當消費者詢問:這個金戒指怎么賣?賣家如果說:30 萬元/公斤,消費者立刻就被嚇跑了。所以通常情況下,賣家們會將大的單位拆解成小單位,說 300 元/克。
同理,在股票市場里,當有人問:那只股票現(xiàn)在多少錢?20 元一股。這么貴?很多股民就不買了。那怎么辦?拆股。一股拆兩股,兩股拆四股,四股拆八股,最好拆成 100 股。這樣,每股就只有 0.2 元。股民會覺得,哇,這股票真便宜,應該有上漲空間,得趕緊再買點。

5. 錯覺定價法
其實消費者對「數(shù)字」很容易產(chǎn)生錯覺。
當賣家說「29 元 70個」的時候,消費者不一定覺得便宜。但如果換個說法,「70 個 29 元」——把價格放在較大的數(shù)后面的時候,消費者會產(chǎn)生「好便宜」的錯覺。甚至,你只要說已經(jīng)有「2387 名顧客買了 29 元的這款產(chǎn)品」,這個毫無關聯(lián)的大數(shù)字 2387,都會讓 29 元產(chǎn)生「便宜、劃算」的錯覺。
你品一品,你細細品~
如今的跨境商家多由線上獨立站銷售,少了面對面的交流環(huán)節(jié),定價就顯得更為重要了。以上五種定價法可以讓賣家們在確定售價的時候有更多的理論支撐。
在上線一款產(chǎn)品前,除了要根據(jù)成本和預期利潤確定產(chǎn)品的價格區(qū)間,還得根據(jù)產(chǎn)品定位和消費情景確定合適的精確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