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亞馬遜賣家來說,最怕的懲罰莫過于封號了。一旦賬號被封,之前的努力就白費了,這種懲罰對于賣家來說才是致命的。
盡管機關算盡的使用各種黑科技,也抵不過亞馬遜的秋后算賬,一旦被抓到小辮子,店鋪就死翹翹了。
近期,有十幾個賣家因為合并listing被判違規(guī)操作,直接導致賬號被封、資金被凍結,而平臺判斷的理由為“干預評價違規(guī)”。甚至合規(guī)的變體listing也有被警告拆分的。
據(jù)了解,合并listing是亞馬遜圈內一種很常規(guī)的運營方式,借助老listing的權重和review去推新。
市場上還提供合并僵尸的服務。對于不合規(guī)的操作,亞馬遜都會秋后算賬,可以參考之前的Anker事件。
還有因為賬號短期訂單太多,賣家銷售過快,導致被暫停銷售。
據(jù)了解,如果產品熱銷訂單迅速增加,而賬號的feedback沒有多少的話,容易被亞馬遜認定為使用了不正當操作手段而被誤判為違規(guī)。
所以,賣家遇見此類誤判一定要解釋清楚銷量過快的原因(比如站外推廣,站外折扣等)
隨著prime day的腳步越來越近,有經(jīng)驗的賣家們也感受到了亞馬遜又一波封號的氣息,這時候亞馬遜對于一些合并listing的行為進行了嚴格的管理,濫用變體亂合Listing,直接封號。
亞馬遜連續(xù)掀起封號潮,刪評潮,現(xiàn)在對合并Listing的評論嚴厲整治,看來亞馬遜為了維護平臺規(guī)則,這次是下血本了。
賣家可以從哪幾個方面警惕無故封號?
1)防止賬號被關聯(lián):電話、郵箱、收款賬號、地址、產品信息、網(wǎng)絡IP等因素來判斷賬號是否關聯(lián),多個因素越雷同,封店的風險也就越高。
2) 刷單索評:亞馬遜明令禁止刷單刷評的行為。
3) 引導亞馬遜以外平臺的行為,會導致賬號再審核。
(更多賬號被封常見原因,可查看往期文章:《亞馬遜賬戶被暫停的常見原因》)
對于違反規(guī)則的賣家,真是應了那句 “命運讓你二更死,絕不會活過三更”。刷單,僵尸Listing,在亞馬遜的眼里都是紙老虎。
亞馬遜最喜歡的就是秋后算賬,所以對于此類事件還需賣家們自身提高警惕,引以為鑒才是。
- END -
(來源:闖盟跨境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