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賣家向我們訴說:
在做搜索廣告時,挑了最熱最優(yōu)質的產品,組合了多種投放類型加碼曝光,關鍵詞持續(xù)不斷優(yōu)化,可是到頭來卻發(fā)現(xiàn)ACOS居然還是不夠理想。
其實,ACOS并不是檢驗搜索廣告效果好壞的唯一標準,更應根據(jù)賣家設定的目標進行對比評價,并且,根據(jù)目標設置相應的預算分配進行投放,錢才能真正花在刀刃上。我們今天來談談如何分錢這件事。
前方高能!滿滿都是干貨!建議先馬再看!
定好平均每日預算
請在后臺【平均每日預算】輸入你愿意在一個日歷月內每天花費的廣告金額,實際運作中,每天支出會在這個設定值上下浮動,但總體費用會與目標預算持平。
以某賣家4月日均100美金為例,有時可能每日花90元,有時可能110元,但全月下來會是一個固定值100*美金。
有了【平均每日預算】后,我們還要學會分配這些預算。
大賣技巧
根據(jù)廣告規(guī)劃的三個層級進行預算分配
讓我們看看某賣家從廣告目標和預算分配的全過程:
Step1: 設定廣告目標,要根據(jù)廣告目標拆分預算。
一圖讀懂搜索廣告八大目標,設定目標不再迷糊。
建議處于【起步期】(即剛開始做廣告)的賣家可以先以商品的大量曝光為目標。當商品被持續(xù)推廣一段時間后,賣家就可以考慮進入【加速期】,通過各種優(yōu)惠活動和促銷獲得更多的銷量轉化,當商品已經(jīng)得到一定量的曝光和轉化后,賣家就可通過【品牌】推廣提高用戶的忠誠度。不得不提的是,除了以流量和訂單為廣告目標,賣家們也可以通過廣告來【學習】優(yōu)化特定商品的廣告創(chuàng)意和效果。
Step2: 建立廣告架構,結合目標,再來細化每一目標之下搜索廣告架構的預算占比。
舉例,該賣家為了在起步期“擴展”在品類中的存在感,制定了“在未來三個月內,使品類關鍵詞廣告活動的展示次數(shù)增加15%”的目標,分配總預算的20%作為廣告預算。這其中的40%投入品牌推廣廣告,幫助品牌擴展知名度,以提升“展示量”作為主要參考指標。
Step3:確定搜索廣告“可調整要素”的占比,調整廣告設置中的變量。
“可調整要素”是指做廣告的商品選擇、競價選擇、投放類型選擇等可控制的變量。該賣家把品牌推廣廣告預算的70%投入于“適用于暢銷商品的品類關鍵詞廣告活動”,余下的30%投入于“類別關鍵詞廣告活動,用于增長型ASIN”。
總結一下,賣家在設置預算分配時可以先從廣告目標入手,擬定推廣目標后,根據(jù)不同的目標搭配消費者購買決策階段來細化廣告策略(如廣告結構中商品推廣和品牌推廣的投放比例),最后,針對不同廣告目標和階段策略來設定可調整要素(即預算分配)。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要投入100塊的廣告預算,而不是200塊呢?
這其中有什么推演邏輯嗎?廣告大拿的預算設置技巧收好咯!
預算設置技巧1:
自上而下的目標預算分配
第1步:預測一段時期內會出現(xiàn)的機會
第2步:根據(jù)關鍵詞集合桶檢查制定的計劃,并與目標相匹配
第3步:為每個目標和廣告活動設置分配
第4步:審核業(yè)績表現(xiàn)并進行調整
預算設置技巧2:
自下而上的目標預算分配
第1步:確定目標
第2步:計算滿足目標所需的總投資
第3步:根據(jù)結構中的時間范圍和廣告活動數(shù)量設置每日預算
第4步:審核業(yè)績表現(xiàn)并進行調整
(來源:亞馬遜全球開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