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于2025年4月1日正式生效的新規(guī),核心要點在于,所有向土耳其地區(qū)銷售商品的中國企業(yè),都必須辦理“土耳其授權代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土代”。那么,哪些角色有資格成為“土代”呢?首先,居住在土耳其的制造商具備成為“土代”的資格,他們對本土市場環(huán)境和生產標準更為熟悉,能夠更好地把控產品質量和合規(guī)性;

在Temu全球擴張的宏偉藍圖中,土耳其市場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據外媒報道,在7-8月這兩個月期間,Temu在土耳其市場的月活躍用戶數一飛沖天,達到了驚人的930萬 ,日活用戶數也穩(wěn)定在140萬。這樣的數據表現,足以證明Temu在土耳其電商市場的強大影響力。
從用戶年齡分布來看,Temu做到了“老少通吃”;12-17歲的青少年用戶占比 11%,Temu 豐富多樣的商品品類和極具吸引力的價格,成功捕獲了這些年輕消費者的心;18-24歲的年輕群體占比22%,這個階段注重個性化,Temu總能及時上新符合他們風格的商品;25-34歲的用戶占比最高,達到26%,他們大多有穩(wěn)定的收入,消費能力較強,同時也是家庭購物的重要決策者;35-44歲的用戶占15%,這部分人群更注重商品的品質和實用性,Temu嚴格的品控體系,讓他們放心選購;45-54歲用戶占 10%,他們有著豐富的購物經驗,對價格和品質有著自己的判斷標準;55歲及以上用戶占16%,Temu操作簡單的APP界面以及貼心的客服服務,讓老年用戶也能輕松購物 。
新規(guī)內容:詳細剖析與解讀
這項即將于2025年4月1日正式生效的新規(guī),核心要點在于,所有向土耳其地區(qū)銷售商品的中國企業(yè),都必須辦理“土耳其授權代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土代”。那么,哪些角色有資格成為“土代”呢?首先,居住在土耳其的制造商具備成為“土代”的資格,他們對本土市場環(huán)境和生產標準更為熟悉,能夠更好地把控產品質量和合規(guī)性;進口商在制造商不是土耳其居民的情況下,也可以充當“土代”,進口商在商品進口流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能夠有效處理商品進入土耳其市場的各類手續(xù);制造商以書面形式指定的居住在土耳其的授權代表,這種方式給予制造商更多自主選擇權,能根據自身需求選擇最適合的代理;位于土耳其的履約服務提供商同樣可以成為“土代”,他們提供存儲、包裝、地址和運輸服務等,能從供應鏈環(huán)節(jié)保障商品的順利流轉 。
Temu平臺針對新規(guī)的執(zhí)行,制定了一系列嚴格且細致的管控步驟,從信息申報和實物標簽兩個關鍵維度入手,確保賣家能夠嚴格遵守新規(guī)。
在信息申報方面,平臺從2月23日就開始支持土耳其代理綁定商品,為賣家提供了充足的時間來完成信息錄入和綁定工作。到了 3月10日,如果賣家還未申報相關信息,平臺將果斷攔截增量商品上土耳其站點,這里的增量商品就是新上架或新增加庫存準備銷往土耳其的商品 。
實物標簽的管控同樣嚴格,2月28日前,合規(guī)中心貼心地展示了合規(guī)實例和實拍圖上傳入口,提前提示商家土耳其對實物合規(guī)的要求,包括制造商、識別碼、土代、安全警示信息等 。賣家可以通過這些實例和入口,清晰了解實物標簽的標準和要求,提前做好準備。3月30日開始,平臺對實物標簽的核查正式啟動。如果商家未簽署【倉庫代貼標協議】,一旦校驗發(fā)現實物標簽和申報信息不一致,或者申報信息未填寫,平臺將立即攔截商品上土耳其站點,禁止該商品進入土耳其市場銷售;而對于已經簽署【倉庫代貼標協議】的商家,允許實物標簽校驗不一致的貨物正常發(fā)貨入庫,由倉庫兜底貼標,這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了賣家一定的靈活性和緩沖期 。但對于存量實物和信息校驗不一致,且未簽署倉庫代貼標協議的情況,3月30-3月31日平臺將開始清理存量,下架土耳其站點的商品,確保市場上流通的商品全部符合新規(guī)要求 。

應對策略:賣家行動指南
面對新規(guī)的實施,賣家需要迅速行動起來,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應對措施,以確保店鋪的正常運營和商品的順利銷售。
首先是后臺申報。賣家要在Temu平臺的后臺,及時、準確地申報銷往土耳其商品的制造商信息。對于制造商不在土耳其境內的商品,務必提交土耳其負責人信息,這里的負責人可以是進口商、土耳其代理或者履行服務商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土代信息的申報必須與備貨實物的【制造商,識別碼,土耳其代理,安全警示信息】保持一致,并且要和后臺申報的信息完全相符。任何信息的不一致都可能導致商品被攔截或下架,影響銷售進度 。
簽署倉庫代貼標協議也是關鍵的一步,賣家應積極與倉庫簽署【倉庫代貼標協議】,簽署該協議后,如果入庫商品出現標簽缺失,或者標簽信息與申報不符的情況,倉庫可以代為補貼合規(guī)標簽 。
完成土代信息申報后,制作標簽并上傳實拍圖至關重要。賣家需參照歐代 / 英代的標準,印制合規(guī)的標簽,標簽上要清晰展示制造商、土耳其代理、識別碼、CE 標志(如適用)、安全警示信息(如適用)等內容 。印制好標簽后,要將標簽粘貼在商品或包裝上,并拍攝清晰的商品實拍圖上傳至平臺核驗 。只有通過平臺核驗,商品才算完成合規(guī)操作,能夠正常在土耳其站點銷售。
未合規(guī)影響:風險與挑戰(zhàn)
如果賣家未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土耳其代理合規(guī),將會面臨諸多風險與挑戰(zhàn),這些影響涉及平臺運營、政府處罰以及清關物流等多個關鍵環(huán)節(jié) 。
在平臺運營方面,Temu平臺對新規(guī)的執(zhí)行態(tài)度堅決,對于未完成授權代表備案的商品,平臺極有可能采取下架措施 。一旦商品被下架,店鋪的正常銷售將受到直接沖擊,賣家前期為店鋪運營所投入的時間、精力和成本都可能付諸東流。店鋪的流量和曝光度也會大幅下降,重新上架商品后,要恢復到之前的銷售水平和店鋪排名,需要賣家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資源 。
政府監(jiān)管機構的處罰也不容小覷,企業(yè)若未按照法規(guī)辦理授權代表,將面臨土耳其市場監(jiān)管機構的嚴厲制裁。罰款是常見的處罰方式之一,罰款金額可能根據違規(guī)情節(jié)的嚴重程度而定,少則數千美元,多則上萬美元,這對于賣家來說是一筆不小的經濟損失 。商品扣押也是可能的處罰手段,監(jiān)管機構會扣押違規(guī)商品,導致賣家無法按時交付貨物,不僅要承擔貨物積壓的成本,還可能面臨買家的投訴和索賠 。更嚴重的是,限制銷售將使賣家在土耳其市場的業(yè)務陷入停滯,品牌聲譽也會受到損害,影響未來在土耳其市場的發(fā)展 。
清關與物流環(huán)節(jié)同樣會因未完成授權代表備案而受阻 ,在土耳其,海關對進口商品的合規(guī)性審查嚴格,未完成土代備案的商品在清關時極有可能被海關攔截 。貨物滯留是常見的問題,商品會被長時間滯留在海關倉庫,賣家需要支付高額的倉儲費用,而且滯留時間越長,貨物損壞、丟失的風險也越高 。延遲交付會影響買家的購物體驗,導致買家滿意度下降,可能引發(fā)買家的退貨、退款要求,甚至影響店鋪的口碑和后續(xù)銷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