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早上打開電腦就收到我們運營組小伙伴的一條消息,大致內(nèi)容就是一名鬼佬reviewer在國外論壇上吐槽中國賣家的事情,而且運營小伙伴告訴小編,這個賣家的賬號大概率會game over!讓小編及其他的運營小伙伴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愚蠢測評,導(dǎo)致公司賬號處于危險的境地。哎,真的是索評不成,反惹一身騷!
小編仔細看過了整個測評事情的原委以后,真的都忍不住懷疑這個運營是不是“間諜”,故意來搞這個賣家公司賬號的。先放一張長圖,記錄了reviewer和這個運營所有郵件溝通的全過程,各位看完以后咱們再接著往下擼:
相信大家仔細看過上圖以后,應(yīng)該大致了解了這個事情的原委了。就這個測評事件來說,小編覺得這個事情負責(zé)測評溝通的那個運營要負主要責(zé)任!這種事情如果是因為和陌生reviewer溝通交流出現(xiàn)問題,導(dǎo)致這個結(jié)果的話,還算情有可原,畢竟是第一次合作,雙方都不太了解。但是看上圖郵件的感覺明顯就不是第一次合作了,測評應(yīng)該也有過幾次了,所以,小編覺得完全是因為運營的愚蠢導(dǎo)致了公司賬號陷入險境。
那么這個問題到底出在哪里呢,小編表示真的不能接受這種原因:不會好好說話!
新品上線整個小組都在想辦法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積累好評,給新運營安排的任務(wù)算是比較輕松的,就是聯(lián)系之前合作過的reviewer送測,這種方法雖然有點過時,但依舊是大部分賣家還在做的事情。
本來這種方式也沒什么大問題,畢竟都是通過站外聯(lián)系,你愛怎么溝通就怎么溝通,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交接工作沒做好,新運營沒有充分了解公司已有reviewer的情況,他跟其中一個測評師一上來就非常耿直地說:我們的產(chǎn)品要五星好評,請給我五星;并且非常生硬地教他評論應(yīng)該怎么寫,圖片應(yīng)該怎么放,毫不客氣的口吻,要求人家做好這些立馬發(fā)鏈接給他。
看到句句開頭都是命令式reviewer估計有點上頭,產(chǎn)品本來就是普貨,所以毫不猶豫給了一星,并且長篇大論地從各個角度吐槽這個產(chǎn)品有多爛。
換位思考,就算我們中國人看到別人給你發(fā):請你這樣做,麻煩你那樣做……這跟發(fā)一句“呵呵”的殺傷力有什么區(qū)別?“假禮貌”讓人特別不舒服!
說實話,在我們chenglish看來可能覺得沒什么不好,這種頂多算中規(guī)中矩的話術(shù),但是外國友人真不這么覺得,他們很忌諱命令式,祈使句;同時溝通的文風(fēng)太生硬,開篇沒有任何寒暄直接切入主題。小編開個玩笑,你都不how are you下人家憑什么理你?萬一人家今天和男朋友吵架了你好歹關(guān)懷下??!
可能有小伙伴要問了,不就是差評么,怎么會上升到死賬號,賬戶安全的維度呢?是不是小編上綱上線了?
你們知道什么叫做勇者無敵么?這個新運營就是這種勇者!看到reviewer留了差評首先不是想辦法好好溝通讓人幫忙修改,而是叼人家說我們要求的是五星不是一星,并威脅以后不會再合作了。幾封郵件來來回回只表達了一個意思:我讓你給五星好評,你照著做就行了,你怎么不聽話,我不要你了!
當然這也一步步激怒了reviewer,最終確實是修改了評論,只是改的是在原評論最后加上了一句賣家要求我給五星好評這種文字,要知道亞馬遜是有機器人定期掃描敏感詞的,這種情況分分鐘掃到封了賬號。
另外小編發(fā)現(xiàn),整個過程該運營沒有跟任何組員以及領(lǐng)導(dǎo)反饋,一意孤行做事,最終導(dǎo)致賬號處于危險境地!要知道稍微資深一點的運營應(yīng)該不會讓他這么去聊天!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公司比較小,或者很混亂,或者這個運營就是主管級別。所以,小編希望關(guān)于亞馬遜團隊管理、人員考核這一塊各位老鐵多注意!之前我們也寫過一篇文章專門聊這一塊,大家可以好好看看:做亞馬遜,最忍不了的就是沙雕同事和沙雕產(chǎn)品。
送測這個工作小編已經(jīng)很久沒做了,但是之前和不少測評師合作過,始終明白一個道理,我們不跪舔reviewer,但起碼得做到客客氣氣委婉表達我們的需求,人都是要聽好話的,該有的寒暄要有,盡量做到在友好聊天中能把事情談好;很多人可能會說自己英語不好寫不出來好的話術(shù),說真的外語不好是一回事,會不會溝通是另外一回事。
如果有人問小編有沒有模版,還真的沒有,畢竟每個人的聊天方式不同,文風(fēng)不同,大家自由發(fā)揮吧!模板反而會害了大家!
最后,小編不得不提醒大家一句,測評以及刷單放量都屬于高危的工作,稍有不留神不注意都會讓賬戶陷入險境,最好需要一個體系化的放量測評流程和方法思路,以及有一群小伙伴和導(dǎo)師進行輔助指導(dǎo),這樣才能極大地提高放量測評工作的安全系數(shù),盡可能的保證賬戶安全!
來源:侃侃跨境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