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xiàn)如今,新品一上架就打廣告,站內PPC廣告成為賣家首選獲取流量的工具,都在絞盡腦汁爭奪優(yōu)質廣告位,獲得更多流量和訂單?,F(xiàn)在是新賣家越來越多,分配的自然流量卻越來越少,蛋糕就那么大,你要是不打廣告,只能眼睜睜看著一個億被別人賺取,自己產品卻石沉紅海。
但是一些新手賣家做廣告時還是會遇到很多壁壘,不知如何破解。
1、新品上架,亞馬遜還沒有這個listing的搜索數(shù)據(jù),經常遇到廣告展在不相關的頁面,那么如何做到廣告精準展示呢?
(1)手動選詞搭配的匹配模式覆蓋面不夠精準。平臺除了從自己的數(shù)據(jù)庫抓內容,就是從Listing本身內容抓了,如果是自動也是和Listing內容相關。需要保證你的search team,描述,標題已經優(yōu)化到最好的狀態(tài)并且積累3-5個Review 。
(2)自動廣告提前做否定,多開廣告多加否定詞。另外,asin否定不掉.
(3)自動和手動的廣告一起開。通過自動廣告看客戶搜索詞然后添加到手動廣告里面,用手動廣告來控制你的廣告展現(xiàn)精準度,比如調整價格。
2、同樣的新品,競爭對手一上架就可以看到非常有利的廣告位,自己出價很高卻達不到這個效果,那么問題來了,影響這個廣告位的因素除了廣告出價,還有其他什么因素呢?
(1)廣告和Listing表現(xiàn)成正相關,新品會有扶持期,當你的listing自然訂單或者刷的單給亞馬遜積極反饋,亞馬遜會加大你的關鍵詞曝光和關聯(lián)曝光,然后繼續(xù)觀察你的Listing表現(xiàn),如果給你加大曝光后,表現(xiàn)并未取得符合他們算法的結果反饋,會逐漸再降低你的曝光,同時這個過程也是優(yōu)化PPC的過程,剔除無效,加大有效。
(2)如果把基礎影響值都極致優(yōu)化了,認為沒有什么區(qū)別了,可以考慮刪除重新上詞,曾遇到過個賣家一個詞點擊3塊錢還沒有展現(xiàn),嘗試后有效果,并且隨之量大了,慢慢降低成本;
3、當某一個產品有兩個主關鍵詞(或者更多),遇到的情況是某一個關鍵詞A展示量很高,而另一個關鍵詞B會少一半,如果想要扭轉局面使得B的展示超過A,如何操作呢?
已驗證僅僅靠出價B高過A,沒有效果。又不能把A的出價降低,因為A也是主關鍵詞。
不管是關鍵詞搜索曝光還是關聯(lián)曝光,都和你的關鍵詞的表現(xiàn)有關,表現(xiàn)較好亞馬遜也會加大你的曝光,某些詞表現(xiàn)不好,即使出價高也會被限制,別人或者自己其他表現(xiàn)好的詞競爭。
如果產品是亞馬遜紅海產品,平臺死活都不會給你流量,點擊價格非常高,點擊很少,這個問題如果刪除重上都沒解決,那只能飆價格。
4、如何定義通過廣告形成的訂單呢?比如:客戶搜索后看到我們的產品廣告,點擊并加入購物車,但是沒有生成訂單,而是在以后的登錄中再次在購物車生成訂單,這樣的話算作廣告的訂單還是非廣告訂單?
客戶點擊廣告后24小時內購買的訂單,計入廣告績效訂單;客戶點擊后24小時內沒有下單購買,或者在24小時以后購買的訂單,不計入廣告績效訂單。
5、 查看廣告報表,訂單數(shù)量都很少,ACOS比較都比較高,導致我們認為廣告效果不理想,但實際情況是我們廣告費用比例大概占整體銷售的20%。這樣的比例也不算高,但廣告報表顯示從廣告帶來的訂單確很少。是不是實際上廣告給我們自然出單帶來了好的影響?停掉廣告自然出單就會受到影響?
廣告轉化率不能單純的從短期的轉化就做出評判,一天的數(shù)據(jù)不能說明什么,廣告需要有一個相對長的周期內去衡量,一般建議以1-2周作為一個衡量周期。
另外,影響廣告的ACOS的一個重要因素是產品單價,如果單價高,ACOS自然就顯得低一些,但最好把ACOS和利潤率做對比,只要ACOS低于利潤率或者和利潤率一致,就可以。
同時,廣告的效果還要考慮總訂單數(shù)量的增長情況,如果通過廣告的投放,Listing的總訂單量增長明顯,在此情況下,即便在ACOS的數(shù)據(jù)不理想,廣告也應該持續(xù)投放。
在亞馬遜平臺打廣告,并不是出價高,猛砸錢就會有收獲。你要選含金量最高的關鍵詞,把listing優(yōu)化到無可挑剔,這樣廣告帶來的流量,才會精準,才會有轉化,你的賬戶才會慢慢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