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馬遜與沃爾瑪兩大零售巨頭的較量,延伸到了各個方面。
有消息稱,沃爾瑪旗下印度電商公司Flipkart正在考慮通過與一家“空白支票公司(SPAC)”合并在美國上市。
Flipkart成立于2007年,由亞馬遜的兩名前員工Sachin
Bansal和Binny
Bansal創(chuàng)建,是印度最大電子商務零售商,目前已完成22輪融資。2018年,沃爾瑪以160億美元收購了Flipkart多數股權。此時,Flipkart正在與亞馬遜等爭奪印度電商市場份額。
巧的是,近日也有報道稱,亞馬遜投資的英國外賣平臺Deliveroo計劃在倫敦上市,估值可能達到約70億美元。
Deliveroo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主營高端餐廳食品配送的外賣平臺,相比普通外賣配送,Deliveroo更加注重服務和效率,客戶下單之后,大約30分鐘的時間就能收到外賣包裹。
2019年5月,Deliveroo獲得5.75億美元融資,領投方為亞馬遜。平臺此次IPO也將成為今年上半年在倫敦進行的最受關注的IPO之一。
一個零售電商,一個外賣平臺,兩大世界級零售巨頭投資的平臺都在同一時間段傳出上市消息,業(yè)內不禁將他們再次翻出來比較。
不久前,英國品牌評估機構“品牌金融”發(fā)布的“全球最有價值零售品牌100強”排行榜,亞馬遜以2541.88億美元的品牌價值排行第一,沃爾瑪次居第二,品牌價值為931.85億美元。但從品牌價值的年增長率來看,沃爾瑪為20.2%,略勝亞馬遜(15.1%)一籌。
從財報來看,在2020年一整年,亞馬遜凈銷售額達到3861億美元,同比增長38%;營業(yè)收入增至229億美元,與2019年的145億美元相比,增長了約58%;凈收入增至213億美元,即稀釋后每股收益41.83美元。
在2020年第四季度,亞馬遜凈銷售額達到1256億美元,同比增長44%,這是亞馬遜單季營收首次突破千億美元的大關,此前沃爾瑪季度營收多年來一直保持在1000億美元以上。可見,在這一方面,亞馬遜也有不斷追趕沃爾瑪之勢。
同年,沃爾瑪全年營業(yè)收入為5591.51億美元,同比增長6.7%,歸母凈利潤為135.1億美元,同比下降9.2%。全渠道銷售額增長了8.6%,電子商務銷售額增長了69%,其中多數產品銷量增長迅速。
與亞馬遜相比,沃爾瑪更擅長線下布局,但在2020年,或受疫情影響,沃爾瑪加大了關于電子商務的投入,這從其銷售額的飛速增長也可以看出。
此外,在2020年9月,沃爾瑪推出會員計劃Walmart+,與亞馬遜2005年創(chuàng)辦的會員服務Prime有著相似之處。彼時,亞馬遜Prime的會員人數已經超過1.5億,而沃爾瑪上線Walmart+之后,
有業(yè)內人士稱,沃爾瑪這一舉措是“致敬”亞馬遜的Prime。
雖然沃爾瑪的會員制度起步較晚,但在亞馬遜15年的會員制發(fā)展中,也給沃爾瑪也省去了不少該項目的探索階段,另外,相對亞馬遜來說,沃爾瑪的線下優(yōu)勢更為明顯,這一優(yōu)勢也可以助力Walmart+的發(fā)展。
截至今年1月,Walmart+的付費會員有800萬,而亞馬遜Prime有1.4億?;蛟S,Walmart+還將與亞馬遜Prime再分市場。
亞馬遜與沃爾瑪最初的業(yè)務本來有著線上與線下的差距,隨著零售行業(yè)發(fā)展,線上線下市場不斷融合,雙方實力相當,自然成了最有力的競爭對手。但從各個方面可以看出,二者仍在自身擅長的領域有著突出優(yōu)勢,在市場上仍然難分仲伯。
來源:電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