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猛然發(fā)現(xiàn)距離2021年還有不到一個半月了,魔幻的2020行將結束,眼下即將迎來亞馬遜賣家最重要的日子:黑五網(wǎng)一,這是沖刺全年業(yè)績的最關鍵節(jié)點。
然而,就在這段特殊時期,一批賣家卻紛紛遭遇了侵權噩夢,不少人為了蹭熱度沖銷量,紛紛中招翻車。與此同時,亞馬遜又更新了一項新政。
01
蹭爆款紅利 大批鏈接變狗
罪魁禍首是它
一個月前,iPhone 12上線后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焦點,時至今日,iPhone 12依然是平臺的熱搜詞。想到有爆款紅利可蹭,不少賣家歡天喜地的上架了iPhone 12相關的配件,期望沖一波業(yè)績,結果卻是紛紛遭遇翻車。
一位賣家剛上架iPhone 12手機殼,就立刻收到侵權警告郵件,鏈接隨即變狗:

(圖片來源于知無不言)
據(jù)了解,當時一大批涉及iPhone 12配件的產(chǎn)品均慘遭亞馬遜下架,就連BS大賣也未能幸免??粗~戶里幾百條鏈接涉嫌侵犯知識產(chǎn)權,賣家們被這突如其來的“制裁”嚇得瑟瑟發(fā)抖。
還有賣家反映,手機殼出事那天,就連iPhone亞馬遜官網(wǎng)的手機都被下架了!真可謂是,“我瘋起來連我自己都不放過!”可見,亞馬遜對于侵權的零容忍態(tài)度以及對產(chǎn)品知識產(chǎn)權的看重。
事后經(jīng)過分析,引發(fā)這次慘案的根源是,賣家沒有正確使用品牌詞:iPhone 12!
很多中招的賣家直接描述了諸如“iPhone 12 case”等詞匯,素不知它的意思為:此產(chǎn)品是iPhone 12的原裝殼,所以導致賣家侵權。
鑒于血淋淋的教訓,接下來想要售賣相關產(chǎn)品的賣家要特別注意了!listing里的文字和圖片都不能單獨出現(xiàn)iPhone 12等手機品牌詞,必須加上Compatible with和for等介詞,否則鏈接直接變狗。同時,關鍵詞里面不能直接寫品牌,即使加上介詞也會被刪掉。
02
亞馬遜知識產(chǎn)權政策更新!
這類買家當心Listing侵權
品牌相關配件類產(chǎn)品向來是亞馬遜侵權案的高發(fā)區(qū),這類賣家需要時刻提高警惕并及時了解官方政策。
說來也巧,近日,亞馬遜再次更新知識產(chǎn)權政策,發(fā)布了關于品牌兼容性的新指導方針,以幫助賣家以規(guī)避侵權問題的發(fā)生,相關的公告截圖如下:

配圖源自亞馬遜
亞馬遜在公告中寫道:我們正在對平臺的知識產(chǎn)權政策進行更新,以指導賣家應如何描述自家產(chǎn)品與其他品牌產(chǎn)品的兼容性。例如,適用于特定品牌手機的充電線。如果賣家發(fā)布此類商品,一定要檢查自身商品名稱是否符合更新版政策對于兼容性說明的要求。
接下來我們著重對這項新政涉及到的幾個關鍵點進行詳解。
在之前的政策規(guī)定中,賣家只要如實說明產(chǎn)品與注冊商標產(chǎn)品是相兼容的,通常不構成商標侵權。例如,賣家售賣的是一種與Kindle兼容的充電線,標題中的描述寫為“compatible with the Kindle”,這是OK的。不過,一旦涉及到“與Kindle相似”、“比Kindle更好”這樣的描述,是違反亞馬遜政策的。
請注意,在這次政策更新后,listing就只能使用品牌名稱,不能使用品牌商標。還是以Kindle充電線為例,可以在文本中使用“Kindle”品牌名稱+介詞,來說明其產(chǎn)品的兼容性,但絕對不能使用Kindle商標,否則將構成商標侵權。
因此,如果賣家的產(chǎn)品涉及到上述政策,就要格外當心了!請務必參照亞馬遜品牌名稱政策,按以下格式創(chuàng)建產(chǎn)品標題,否則你的listing可能會被移除。
品牌兼容產(chǎn)品的標題格式
通用兼容產(chǎn)品的標題格式

【賣家品牌】+【產(chǎn)品名稱】+for/compatible with/fits/intended for+【主要產(chǎn)品品牌】+【主要產(chǎn)品名稱】+其他關鍵詞
舉例:
Xandu USB charging cable, compatible with AmazonBasics speaker
TonTon Sleeve intended for Kindle Fire

Generic+【產(chǎn)品名稱】+for/compatible with/fits/intended for+【主要產(chǎn)品品牌】+【主要產(chǎn)品名稱】+其他關鍵詞
舉例:
Generic Replacement filter for AmazonBasics Waterfilter A3
03
防侵權秘籍get√
都說預防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那么賣家朋友在平時該如何避免侵權呢?
總體而言,跨境電商侵權案主要集中在商標、版權、專利三大領域。接下來,侃妹安利幾個權威網(wǎng)站給大家,以避免常見的侵權事件發(fā)生。

1、商標專利:https://www.uspto.gov
這是美國專利商標局(United State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的官網(wǎng),可以查詢到如下的信息:

【商標】
輸入疑似商標侵權關鍵詞查詢:
https://www.uspto.gov/trademarks-application-process/search-trademark-database
【專利】
輸入關鍵詞查詢專利:
https://www.uspto.gov/patents-application-process/search-patents
2、版權:
https://www.copyright.gov
https://cocatalog.loc.gov/cgi-bin/Pwebrecon.cgi?DB=local&PAGE=First

https://www.tmdn.org/tmdsview-web/welcome
歐盟發(fā)明專利查詢:
http://ep.espacenet.com/numberSearch?locale=en_EP
歐盟外觀專利查詢:
http://oami.europa.eu/RCDOnline/RequestManager#
其他

世界知識產(chǎn)權組織(wipo):
http://www.wipo.int/wipogold/en
德國、法國、日本等國家的專利查詢:
http://worldwide.espacenet.com/numberSearch?locale=en_EP
亞馬遜對侵犯知識產(chǎn)權的打擊向來持高壓態(tài)度,如果因此被刪除鏈接、封停賬號,亞馬遜是不會輕易把你從小黑屋放出來的。
此外,還有一個侵權雷區(qū)容易被賣家忽略,那就是listing圖片版權。過往,不少賣家因為沒有重視這塊,明明是自己拍攝的產(chǎn)品圖,卻被一些小人反咬一口,惡意投訴你侵權。最后找亞馬遜申訴時,賣家才發(fā)現(xiàn)自己沒有足夠的證據(jù),簡直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關于“如何應對惡意投訴侵權”,之前我們寫過專門的文章,大家可以去查閱>>賣家警惕!最近用這種下三濫手段惡搞的特別多!
最后,再附上兩個避免侵權的實用小建議:
1、自查產(chǎn)品,分析侵權風險
在上新品前,賣家應該做好充分的調查工作,了解自己選擇的產(chǎn)品,是否存在侵權雷區(qū),仔細檢查listing,確保內容都是原創(chuàng)或者已經(jīng)獲得了知識產(chǎn)權方的許可,不要隨意在圖片中添加非原創(chuàng)的Logo,也不要在Listing文字里填寫非自家品牌的品牌名,以規(guī)避風險。
2、全方位了解供應商信息
賣家最好向工廠或供應商咨詢清楚產(chǎn)品是自主研發(fā)的,還是仿照別人的產(chǎn)品,或是在別人產(chǎn)品的基礎上進行改良升級的產(chǎn)品,更重要的是產(chǎn)品都供給了哪些賣家,對方有無進行品牌備案或商標注冊。
04
應對侵權問題的“急救包”
說回今天文章開頭的侵權事件,賣家蹭熱度沖銷量的想法無可厚非,但也需要審時度勢、量體裁衣。尤其是碰上一些專利大戶的品牌商,中小賣家更是惹不起,稍有不慎便會踏入侵權雷區(qū)。未來的亞馬遜之路,賣家必須重視品牌建設,加速知識產(chǎn)權布局,這決定著你能在這條賽道上走多遠。
旺季當下,正是亞馬遜侵權問題的集中爆發(fā)期,賣家們切不可掉以輕心,一旦收到侵權小紅旗,輕則listing變狗,重則店鋪被封,損失慘重。
來源:侃侃跨境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