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想跟大家詳細聊一聊2020年關于跨境電商的事情,越來越多的中國賣家開始慢慢感受到今年在亞馬遜上的整體趨勢很艱難,到底是該繼續(xù)堅持還是轉戰(zhàn)獨立站?
眾所周知,跨境電商做的是全球的生意,所以從業(yè)者必須保持開放的心態(tài),敏銳接受最新的行業(yè)信息,除了基本運營方法,政治和經濟多少都要了解一些。
縱看2020年跨境電商的環(huán)境,3年以前亞馬遜絕對可以稱之中國賣家的天堂,很多人都靠著亞馬遜短時間內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但是明眼的亞馬遜商家都看的出來,最近幾年競爭變得越來越大,隨著大量的人進軍外貿電商平臺,流量平攤下來簡直就是毛毛細雨,甚至幾乎已經被前幾年就入駐了的巨頭給壟斷了。
亞馬遜2020年對中國賣家很不利

不可控因素:
平臺規(guī)則收緊:包括不僅限于,產品安全和侵權、發(fā)票和認證、類目審核、績效指標、政策變動、賬戶問題、跟賣等厄運讓跨境賣家栽了跟頭。
FBA年年調整費用
受貿易戰(zhàn)影響:關稅、運費都有所變化,美國取消了對中國小包的補貼。
受目標國家政策影響:匯率波動和VAT等方面的問題2020年亞馬遜對于平臺賣家是一個清理的過程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大家都知道亞馬遜最開始的時候,是為了阻擊阿里旗下的跨境電商平臺全球速賣通,才允許中國賣家在亞馬遜上開店的,現(xiàn)在亞馬遜站穩(wěn)腳跟了,開始對中國賣家進行清剿了,一些不是很好的賬戶就會被清理掉,因為平臺最終是傾向于消費者的。
中國賣家的很多賬戶,有時候因為描述不當?shù)仍?,會被亞馬遜暫停銷售權。也有些用戶本身因為是賣仿品的,被亞馬遜凍結了賬戶。
亞馬遜是重買家體驗而輕賣家的平臺。舉個例子,如果你被同行或客戶因描述不符或侵權而投訴,你就大概率會被停售,雖然后期有申訴余地,但這就打破了運營節(jié)奏。
無論是哪種情況,2020年亞馬遜對中國賣家的管理是越來越嚴格了。
因為亞馬遜不可能讓某些賣家去敗壞這個平臺的購物體驗。所以2019年要求也是更多的一年,走向了對中國賣家越來越不利的方向。
除非你像Anker一樣踏踏實實做你的產品,那么你可能不需要擔心。(Anker算是中國在亞馬遜上開店,單一品類做的比較好的商家)。如果說你想在亞馬遜上創(chuàng)造銷售的輝煌,重要的事情就是首先搞清你的初衷是什么,如果你是奔著短時間內積累一定的財富,以這樣的動機去開店的話,那我更我不建議你選擇亞馬遜了。
亞馬遜 VS 獨立站 后者早已悶聲發(fā)大財
目前各平臺流量紅利期已經過去,想像以前一樣輕輕松松做跨境電商,已經不可能了。小米創(chuàng)始人雷軍就說過這么一句話:“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那現(xiàn)在風停了,空中的“豬”怎么辦?
作為中國賣家,根據(jù)發(fā)展趨勢來看,建議做獨立站會更好!獨立站的話首選是Funpinpin,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平臺,這里就不過多的介紹了。
獨立站的優(yōu)勢:
不受平臺約束,擁有更多自主權和靈活性,可以發(fā)展B2B 和B2C,這對于很多小賣家或者工廠作用很大;
規(guī)則自定,有更大的發(fā)揮空間,再不必擔心被封的問題;
能解決刷單資源的問題。因為獨立站可以很輕松抓取買家的Facebook和郵箱數(shù)據(jù),從而為你刷單送測或者打造新品提供很大的便利(行業(yè)大佬Anker就是這么干的);
能幫助提高站外轉化率,從而提高清單的轉化率,進而幫助店鋪提升排名;
資源都是把握在自己的手中。獨立站可以沉淀買家信息和數(shù)據(jù),積累高價值的用戶數(shù)據(jù),為品牌形象、品牌沉淀打下基礎。后期可以對買家做數(shù)據(jù)分析和二次營銷。這些都是在平臺上難以獲取的重要信息;
獨立站具備品牌的溢價能力。你可以在獨立站上講品牌故事,可以從各個角度來體現(xiàn)產品的特色,從而提高產品的溢價能力;
利潤空間十分龐大。不用像亞馬遜等第三方平臺,要扣除各種費用(店鋪費,傭金費,服務費等等)。獨立站+Facebook=引流王牌
不管是平臺還是獨立站,流量都是獲取客源的基礎。獨立站沒有了平臺的流量支撐,如何有效引流就成為了重中之重?,F(xiàn)在亞馬遜轉獨立站大部分都是獨立站+facebook的模式。
因為Facebook一方面是全球最大的流量平臺,擁有月活超24億流量;其次,相對Google來講,F(xiàn)acebook的點擊費用更低一些,能夠有效降低廣告成本。
關于獨立站如何使用Facebook進行推廣,可以前往衛(wèi)星papayamobile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