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有不少工廠朋友或者外貿小白會問一些關于外貿相關的一些基礎知識,最近的話就來專門給大家更新一下專業(yè)術語方面的一些知識,今天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的是外貿報價談判會接觸到的部分,這其中貿易方式相關的常見專業(yè)術語大概有20個。建議點贊收藏備用。
一、外貿貿易方式都有哪些
一般來說,外貿的貿易方式大概有以下幾類:
1.一般貿易(General Trade)
一般貿易是指外貿公司直接出口到國外,這個是最常用的貿易方式
2.加工貿易(Processing Trade)
加工貿易是指國內外貿公司利用進口原材料進行加工或裝配后,然后做成成品進行出口。加工貿易通常分為來料加工和進料加工兩種形式。
3.轉口貿易(Transshipment Trade)
轉口貿易是指貨物從第三國轉運到目的國得貿易方式,這種方式的話很多時候是為了規(guī)避高額的關稅,比如近期美國大量加征關稅,很多外貿企業(yè)就利用轉口貿易來規(guī)模高額的關稅。
4.網絡貿易(E-commerce Trade)
網絡貿易通俗點講就是我們的所說的跨境電商,像亞馬遜、Ebay等等跨境電商平臺就屬于網絡貿易。隨著網絡的普及和跨境電商的發(fā)展,現在網絡貿易也是越來越多了,相比于傳統(tǒng)的貿易方式,網絡貿易有他自己獨特的優(yōu)勢。
當然除了上面這4種用的比較多的方式之外,其實還有比如租賃貿易、補償貿易等等,有時候也是會用上的,具體貿易方式還要看企業(yè)自身的定位以及國際貿易環(huán)境來決定。
二、外貿貿易方式相關術語有哪些
以下是常用的相關術語:
1.FOB (Free on Board)-離岸價
FOB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離岸價,賣方負責將貨物運到指定的裝運港,并在船上完成交貨。貨物的風險和費用(如保險、運費等)由買方承擔。簡單來說就是費用由國外客戶來承擔,FOB適用于一般貿易和轉口貿易。
2.CIF (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到岸價
CIF得意思是成本、保險加運費,指賣方負責支付貨物運輸至目的港所需的費用和保險費。CIF適用于海運和內河運輸,尤其是當買方希望將貨物直接運送到其指定的目的港的時候。
3.CFR (Cost and Freight)-成本加運費
CFR 是一種賣方僅承擔部分責任的價格術語,適用于買方愿意自行管理風險的情況。與 CIF 相比,CFR 的賣方責任較小,但買方需要額外購買保險以確保貨物安全到達目的港。
FOB、CIF、CFR是最常用的三種報價方式,所以對這三種方式要有比較清晰的了解,這樣才會在跟國外客戶報價的時候不會出錯。
下面是FOB、CIF、CFR得表格對比:

下面是其他會接觸到一些專業(yè)術語:
EXW (Ex Works)-工廠交貨
DDP (Delivered Duty Paid)-完稅后交貨
CPT (Carriage Paid To)-運費付至
DAP (Delivered at Place)-目的地交貨
FAS (Free Alongside Ship)-船邊交貨
FCA (Free Carrier)-貨交承運人
CIP (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To)-運費及保險費付至
Consignment Trade-寄售貿易
Counter Trade-對銷貿易
Barter Trade-易貨貿易
Processing Trade-加工貿易
Re-export Trade-轉口貿易
Triangular Trade-三角貿易
Sole Agency-獨家代理
Distribution Agreement-分銷協(xié)議
OEM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貼牌生產
ODM (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ing)-原創(chuàng)設計制造
下面是常見的一些貿易術語對比圖:

三、各種貿易方式的相關風險點
不同的貿易和報價方式,自然會有不同的風險需要注意,下面我我個人總結的關于13種常見的貿易術語風險圖,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好了,關于外貿常見貿易方式和相關外貿術語就分享到這里,希望對大家有幫助,覺得有用的話幫忙點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