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各位有沒有明顯的感覺到獨立站現(xiàn)在越來越火了?我去,前幾天深圳亞馬遜大賣店鋪被封了,群里又很多人說一定要做獨立站。
你知道我是怎么想的?
首先來說一下我的結(jié)論:品牌一定是趨勢,流量的搭載渠道一定是多元化的。
為什么這么說?
第一:私域流量的獲取
大家想想看,單純在亞馬遜上面賣貨,你沒客戶資料,沒私域流量,啥都不是自己的,這能叫品牌嗎?
可以肯定的是,想要做大,品牌化必然是趨勢。
第二:產(chǎn)品必然要升級
隨著中國賣家的崛起,產(chǎn)品必然也是要升級的,都2021年了,不走精品,不深耕供應鏈,不做品牌,還在走以前那種不斷殺價,拼價格,鋪貨的模式,這能長久嗎?
大家想想看,現(xiàn)如今老外的消費類產(chǎn)品,哪一樣在中國找不到源頭?為什么他就賣的貴?你去觀察,他們是不是特別會講故事,特別做包裝,特別會做品牌溢價?
所以趨勢看明白了,接下來我們在來討論如何做的問題。
開門見山,這里我同樣給出我的意見,我認為對于大部分亞馬遜賣家來說,可以把亞馬遜利潤的3~4層拿出來去做獨立站。

為什么首先是3~4層?
因為亞馬遜和獨立站的玩法,思維,策略不一樣,你不可能一下子all in 獨立站,為了穩(wěn)妥起見,這套路適合絕大多數(shù)的賣家。
高舉高打的策略,其實很多時候不適合中小賣家,但是我的這個策略,可以說是最穩(wěn)妥的,而且我自己內(nèi)部也在采用這樣的策略來做事。
獨立站慢慢做,前面不要想著太大了,只是說先把客戶,能沉淀的早點多沉淀一點,亞馬遜太危險了,然后呢,老老實實做好
這個時候,慢慢的你自己就越來越會有感覺,后面再來談品牌吧。品牌是目標,但是需要過程,忽略過程,談結(jié)果,很多人做到最后肯定要慌。
所以我是明顯能感覺到獨立站是個趨勢,再比如去年:
那么,大賣們都是用的什么打法、常在哪些渠道上做營銷呢?
我觀察一個現(xiàn)象,就是大賣的反映速度非???,比如獨立站巨頭SHEIN在Facebook、YouTube、TikTok等社媒平臺上都有布局。
并借助TikTok上數(shù)百萬的粉絲、瀏覽量和偏好算法實現(xiàn)了GMV迅速增長,而吉宏股份的主要廣告投放渠道也是Facebook、Line、TikTok等。
所以我也鼓勵大家,TikTok來了別猶豫,可以去試一試,因為這是一個機會,你可能不一定會賺到錢,但是誰知道呢,風口來了,先干在說。
等政策嚴格了,進入的門檻就更大了,這是這么多年,我們看過了太多的例子,得出的深刻經(jīng)驗啊。
而且隨著流量越來越貴,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些人很快就能抓住流量的趨勢,然后迅速積累渠道粉絲,自己把自己變成大V,你說6不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