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谷歌、臉書后,美國的反壟斷訴訟之火燒到亞馬遜。
近日,美國華盛頓特區(qū)總檢察長卡爾·拉辛(Karl Racine)宣布起訴電子商務巨頭亞馬遜,因其通過阻止獨立賣家在其他平臺上以更低的價格提供產品,來非法維持其壟斷權力。

美國政府對亞馬遜的反壟斷調查是去年底結束的,當時公布的調查結果已經確定了亞馬遜的壟斷地位。但調查結束之后,對應的起訴、約束整改的手段一直沒有出臺。
近日,華盛頓特區(qū)司法部長卡爾·拉辛代表亞馬遜反壟斷調查小組,正式以反壟斷為由起訴亞馬遜!指控亞馬遜為了保持自己的壟斷地位,強制或半強制第三方賣家在其平臺提供全網最低價。

據稱,亞馬遜在美國在線零售市場占據主導地位,占到50%至70%的市場份額。在美國,有超過200萬的獨立第三方賣家依賴于亞馬遜的在線零售平臺。
本次訴訟特別瞄準亞馬遜針對第三方賣家合同中的最惠國待遇條款。該條款明確禁止第三方賣家在競爭力較低的在線零售平臺上,包括第三方賣家自己的網站上,以更低的價格或更好的條件提供產品。
訴狀稱,亞馬遜的最惠國待遇條款抬高了網絡零售價格,扼殺了在線零售市場的競爭和創(chuàng)新,從而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
在訴訟文件中,調查小組表示直到2019年,亞馬遜的第三方賣家協(xié)議中,都一直保持著一條“價格對等條例”,禁止賣家以低于亞馬遜上面的價格在其他亞馬遜競爭對手的平臺上銷售商品。雖然,亞馬遜在媒體壓力下20年前悄悄去除了此項條例,但是同期推行了換湯不換藥的“公平定價政策”。
美國政府認為亞馬遜的“公平定價政策”允許亞馬遜在認定賣家定價不合理的時候,予以懲罰。而認定的標準完全以亞馬遜的利益出發(fā),同樣會強制賣家以全網最低價在亞馬遜出售。
“公平定價政策”將影響賣家
看到“公平定價政策”這個名字,肯定有一些賣家一下子被拉回20年初的疫情初期。
當時因為物流阻斷加生產端停產,亞馬遜有庫存的一切日用品價格全部瘋漲。這時,亞馬遜憑借著“公平定價政策”,殺了一大批價格瘋漲的產品。如果賣家設定的產品和服務定價明顯高于歷史提供的價格,官方會酌情下架listing不允許銷售。
所以公平定價政策可以在任何情景中,防止賣家賣得太高,即便這個情景合理(極端斷貨缺貨),這也是美國政府認為亞馬遜存在壟斷的主要由頭之一。

這次訴訟已經被法院受理,近期將會公布審理流程,按照反壟斷小組的往期成就來看,亞馬遜想要勝訴還是比較難的,敗訴就意味著公平定價政策的大整改甚至取消。
亞馬遜將不再能用定價這個理由去懲罰賣家,這里的懲罰可不僅包括下架產品,還限流和不予推送,影響不可謂不大。即使是削弱定價因素對排名、展現(xiàn)的負面影響,也能給賣家的利潤定位帶來全新的玩法,低價跑量和價格戰(zhàn)的死循環(huán)也可能找到新的出路。

此外,亞馬遜Prime Day 的臨近,跨境電商訂單潮將要來了!賣家要抓住機會,制造爆單!
Prime Day或于6月21日至22日舉行!賣家集體備戰(zhàn),亞馬遜工具來助力!
于賣家而言,亞馬遜Prime Day是一個業(yè)績增長的好機會,當天比平常增加更多的流量,有機會獲得更多訂單甚至爆單。但這一切都是留給有準備的賣家的!
優(yōu)化listing雖說是一個日常最基礎的運營工作,但是部分賣家在Prime Day期間,轉化率低、戰(zhàn)績慘淡往往也是由于listing的問題。
上傳海量的商品listing,可以使用亞馬遜最新推出的批量上架自定義產品工具。
近日,亞馬遜美國站發(fā)布一則公告稱,亞馬遜推出新的批量上架自定義產品工具,賣家可以通過自生成的excel模板批量上架產品,同時還可將自定義設置應用于眾多ASIN。
使用批量上架自定義產品工具,對賣家有以下優(yōu)勢:
目前,注冊為亞馬遜自定義賣家(Amazon Custom sellers)可以免費使用批量上架自定義產品工具。如果有一個專業(yè)的亞馬遜銷售賬戶,但還沒有加入Amazon Custom計劃,賣家可以此刻注冊為亞馬遜自定義賣家,就無需支付任何額外的費用來使用該工具。
這一工具對賣家來說,可以擁有更快上傳效率,搶占更多先機!可以將更多時間與精力放在廣告投放以及選品上。
跨境電商訂單潮要來了?
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當時拜登的1.9萬億計劃令美國人開啟買買買模式,直接導致2021年第一季度消費者在線支出大幅增加。
不少亞馬遜美國站的商家表示:流量大了,訂單增加1倍;漲價也擋不住斷貨的步伐;訂單上漲效果圖簡直堪稱坐火箭……
接下來美國政府可能還會出臺新的刺激計劃,有消息稱,美國總統(tǒng)拜登準備推動規(guī)模可能高達3萬億至4萬億美元的新經濟刺激計劃。分析指出,拜登政府新經濟刺激計劃聚焦基礎設施項目和家庭及教育投入等內容,旨在重建經濟和提高競爭力。

美國為了刺激經濟,印鈔機全開!
這導致美元貶值、全球大宗商品價格飛漲!對跨境電商人也造成了一定影響,但換個角度,美國人手上的錢多了,刺激美國國內需求,可以拿著美元全世界購買物資和商品。這對于跨境賣家來說,是攻占市場的絕佳機會!
2021年第一季度美國電商銷售額達到1966.6億美元。零售支出中,每5美元中就有近1美元來自電子訂單,這表明在線購物熱潮尚未消退。
另外,2021年第一季度美國個人消費支出增長了10.7%。一季度,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86687億元,同比增長29.2%,與美國的貿易增長61%。從這個角度看,拜登的1.9萬億計劃可能確實起到了作用!美國經濟補助計劃出臺,一方面對美國消費者的購買力有長久的促進;另一方面直接讓中國賣家小爆一把。
如果3萬億美元的放水能夠實施,可能還會撞期下半年的銷售旺季,作為跨境電商人和亞馬遜人該如何準備呢?

美國救濟金計劃帶來的消費刺激,受益更大的是庫存充足,并且發(fā)貨比較順暢的賣家。賣家們或可結合近期產品銷量走勢,做好后續(xù)庫存規(guī)劃,密切關注國際物流動態(tài)、以及當地的派送情況,以制定適合自己的備貨、發(fā)貨計劃。
目前,跨境物流資源還是相對緊缺,賣家一定要及時做好選品和發(fā)貨計劃;穩(wěn)定站內流量以及擴展站外流量渠道,將電商之路受到的影響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