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馬遜買家看重評論是一件人盡皆知的事情,從國外的推薦文章十篇有八篇標題都是評論過萬,八千review認可這樣的也知道消費者的心思。
而大賣家之所以是大賣家,不僅僅在于資源累積和銷量過人,在索評上也有他們自己的一套,比如說有一個賣家成績是這樣的:

超過85%為VP認證評論。
其實他的方法小V之前也跟賣家們介紹過,就是售后服務卡的方式。當然相信不少賣家都會有售后服務卡,但是你們的思路又是否相同呢?
1. 你的卡片是否吸引客戶
由于涉及賣家的產品機密這里不能放出服務卡的具體內容,但是卡片上賣家提出登錄他們網站可以激活一年售后服務并收獲一張20%off的折扣券,用于下一次購買新品。這個內容吸引人嗎?當然!比起有問題聯系我們可吸引人得多,直接登錄就可以獲取優(yōu)惠券,這可是讓很多買家感到興奮。當然也有賣家質疑這樣的方式是否符合亞馬遜的規(guī)定,其實這個方式很多大賣都普遍在使用,老外已經習以為常有個售后服務的網址,給不給優(yōu)惠券是賣家自己說了算,亞馬遜是支持你的售后服務卡的,至于里面的內容賣家可以根據自己產品發(fā)揮,來個保修期什么的也可以。
賣家需要的不是質疑別人,而是想想結合自己的產品,什么樣的內容更為吸引人。
2. 你是否有便捷的渠道迎接客戶
卡片只是第一步,卡片背后承載的讓客戶聯系賣家的渠道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很多規(guī)模比較大的賣家都會搭建自己的落地頁或者網站,對應售后服務卡的內容,讓買家進入之后感覺前后連貫,不覺得是個釣魚網站或者擔心被騙。

小V見過不少賣家在售后服務卡上留下自己的聯系方式,但是千篇一律,店鋪里的東西又很雜,買家們找過來后溝通成本太高,根本不知道買家是買了什么產品而來,也不知道買家為啥而來,加上蹩腳的中式英語,當然不能讓買家滿意。如果賣家們沒有足夠的資金搭建自己的網站,可以借用于Rapid
Service,通過不同的二維碼識別買家的來源,通過自動回復讓買家主動開口講述為何而來。
3. 與買家是否有足夠的互動
如果買家不是因為有問題來找你解決的,而是沖著你的“誘餌”而來,那么足夠的互動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建立一個專門讓買家留下聯系方式的頁面,而不是直接就讓買家們在你的facebook聊天界面或者主頁上留下他們的信息。這樣讓用戶覺得自己的信息隨時會被泄露,沒有安全感。比如說如何一步步引導客戶留評,客戶留下自己的訂單號之后如何選擇,如何溝通,如何承諾保修期,如何引導客戶留評,如何實現送折扣碼或者送小樣……你搭建的互動場景越多,預想的與客戶的對話越多,越能拉近與用戶的距離,越能實現自己的目的,也能減輕自己的工作量。售后服務卡只是其中的一步,但是背后影射出來的卻是一整個評論的服務系統,這個系統可以由網站來承載,也可以用Rapid
Service來搭建,也可以用賣家自己的Facebook或者郵箱來承接。但是總的來說,賣家需要思考的問題,從售后服務卡開始,一直到最終引導客戶留下評論,每一步客戶會選擇什么,需要怎么去銜接問題,都需要賣家去思考清楚,畫出整個流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