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個賣家故事,繞過別人走過的坑,品味不同人心里的亞馬遜!
如果你也有自己的故事,歡迎留言聯(lián)系小編,講出你與亞馬遜的苦辣辛酸甜!
以下內容由賣家口述,百佬匯小編整理:
大家好,我是梁。15年進的亞馬遜,18年初自己單干,主要還是做美國站。
初入亞馬遜,從跟賣和鋪貨開始
我進亞馬遜的時候在一家小公司上班,做亞馬遜的加上我只有三個人,其中一個還是主管。
主要做鋪貨和跟賣。我的工作就是在阿里巴巴上面找一些便宜的并且可以小量采購的產品,記錄下來,再在亞馬遜上看看需求如何,能跟賣就跟賣,不能就自己東拼西湊寫點內容上傳listing,就開始賣。
最多的時候一天上傳三十多個產品,當然現(xiàn)在想想并不是什么值得稱贊的事情。感覺自己就是個沒有感情的上架機器,產品出單也是佛系,能出單出單,不能也就那樣。反正每天上班都是打開阿里巴巴,找產品,找有沒有賣同款的,跟賣,或者上傳亞馬遜。
那個時候亞馬遜的中國賣家沒有那么多,老外又大都認為跟賣沒所謂,所以沒什么技術含量。
天天跟個流水線的工人一樣,也學不到什么技巧,9個月后拿了年終獎我就離職了。
離開鋪貨公司,收獲listing撰寫技巧及選品思路
雖然這家公司能夠學到的東西很少,但我還是悟出了很重要的兩個點:
一個是選品的技巧,大量鋪貨讓我對產品有一個很微妙的感覺,很多老手應該也會有這種感覺,就是看一個產品,大概就能知道它價格在哪,能不能多出單,值不值得賣。
另一個是listing的撰寫技巧,一天幾十個練出來的手感可不是虛的。并且很多時候我都會去比較一下人家為什么能做得那么好,算是我在上班比較空閑又不能做其他事情的時候一個技能學習吧,多多琢磨之后有一些自己的心得。
投入亞馬遜公司,開啟技能和資源累積之路
之后我去了一家專門做亞馬遜的公司,我是以運營的身份進去的。公司規(guī)模算很大,分工很細,運營負責的內容就是listing的撰寫和后續(xù)的亞馬遜出單運營。跟產品不掛鉤。
我的撰寫技巧就這么用上了,但在跟進了幾款新品之后發(fā)現(xiàn)自己之前真的是對亞馬遜一無所知,listing的埋詞,關鍵詞布局,甚至刷單都沒有用上,更不要提廣告策略,關鍵詞排名,關聯(lián)創(chuàng)造,站外推廣。
公司前輩幾乎是手把手教我的,也給我很多教程和資源,讓我自己去接觸。在這兩年里面,我真的像一塊海綿一樣,不斷吸取關于亞馬遜的知識,有自己一套完成的體系,有自己的穩(wěn)定的資源,有公司的資源扶持。
所以也像一塊海綿一樣,有點膨脹了,把所有的成績當做自己的成績,覺得那時候的工作真的是特別無趣。
厭倦公司束縛,逐步升起單干野心
其實無趣是真的。除非你在推新品,不然一天的工作時間真的一半就足夠應付亞馬遜的事情。
并且分工很細導致的結果是,你的溝通如果跟不上,那么問題會更大。
我們公司選品聯(lián)系供應鏈運營出圖都是分開的,選品我們做不了主,拿到的產品就讓我們體驗幾天再寫listing,賣點有時候要自己發(fā)掘,畢竟生產商和買家的思維還是有區(qū)別的。
至于做圖,能夠找到一個詮釋產品靈魂,表現(xiàn)產品使用場景和詮釋心情的設計師,真的太難了。時間花費太長了。
種種情況湊在一塊,加上我本身的膨脹,干了兩年多之后,我就決定辭職自己干了。
帶著我自己的運營技巧,自己之前的選品眼光和各種資源,我離開了這家公司,開始了單干之路。
單干開始,發(fā)現(xiàn)各種差異性障礙
講到這里才進入故事的主題單干,其實我也不想,因為前面的事情,公司亞馬遜的銷量和利潤,自己的運營成績,讓我覺得自己也許真的可以闖出一片天地。
我開始著手測試我之前看重的兩個小品類,我在公司的時候就一直在看,也用了點公司的資源,盯了大半年,準備自己干的時候我就已經(jīng)選好了產品。
第一次問供貨商拿貨的時候是以測樣的名義,供貨商很痛快,給了50個貨,價格算是可以,直接用的FBA。2個星期后,單量就穩(wěn)定了,一天有十幾單,競爭也不大。
第二次去問供應商要貨的時候他的最低量就漲到500了,還說之前是測樣,如果還是50,那么價格每件要上漲5%的價格。
因為量小,人家也看不上我這小單。盤算了一下,按這個出單量還是可以的,于是咬咬牙貸點款應了下來。拿了800個,還是發(fā)FBA。
這里就暴露了微型賣家和大賣的區(qū)別,大賣有資金有口碑實力,供應商給的價格都是很低的,因為要的數(shù)量多并且后續(xù)合作機會多,再不濟,也能給工廠打個口碑,所以價格和樣品數(shù)目讓利都很大。
并且他們玩得起,壓點錢壓點貨沒關系,小賣家可能就一下子破產了。
困難接踵,各種難堪撲面而來
第二次要貨我的運氣也還是挺好的,做了一次秒殺,爆了近兩百單,一下子沖到小類目第一。
后面單量也很穩(wěn)定,一天三十多單,小類目排名前八,態(tài)勢看上去還不錯。
但是在還剩最后兩百個貨的時候,我開始發(fā)海運降成本,噩夢就在那個時候開始了。
被跟賣,差評也來了,還被買家開了AZ,雖然懷疑是競爭對手所為,但是也沒有證據(jù)。
其實分工太細有一個很大的弊端,就是你可能只專注在一件事情,一個方面。我就拿跟賣舉例好了,大家都知道有品牌可以趕跟賣,但是公司是有專門的團隊在處理這種情況的。我知道里面的原理,也知道里面的門道,但是畢竟沒有真正操作過。如果對方不接受,或者亞馬遜不予處理,真的就束手無策。
差評也是,手上有幾個模板,知道如何操作,知道原理,但是畢竟很少實操,各種突發(fā)情況你就不能避免了。
并且行業(yè)競爭越來越激烈,大賣壟斷,新品層出不窮,我這兩百多個產品直接變成了庫存,欠了不少錢,各種難堪……
心境變化,發(fā)現(xiàn)亞馬遜并沒有那么簡單
產品沒能長久發(fā)展,人的心境也發(fā)生變化。一個人挺難堅持的,挫折自己承擔,成功也沒人分享。自己單干,跟誰都是網(wǎng)友,天天對著電腦。一開始躊躇滿志,想了多少個計劃,每天給自己安排各種工作,最后也被一點點消磨,因為穩(wěn)定下來,你基本就沒啥事了,很孤獨。
聽起來是當老板,實際還不如打工。試過去旅游,但心里一直惦記著賬號,玩也不大盡興。得失都是自己的,變得特別斤斤計較,生活上生意上都是這樣。
總結經(jīng)驗,單干路上戰(zhàn)戰(zhàn)兢兢前行
這幾年的經(jīng)歷里,我學到了很多,收獲了很多,這是我自己在亞馬遜上經(jīng)驗,別人奪不走。但是很多東西,平臺很重要,資源很重要,資源里面,資金支持很重要。太多亞馬遜運營可能會被賬號上的單量成績蒙蔽了,發(fā)現(xiàn)不了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資源網(wǎng)帶來的強大支持,這是我現(xiàn)在所擔心的。
單干并沒有讓我像傳說中的那樣發(fā)家致富,走上人生巔峰。我仍然在苦苦掙扎,但恣意慣了,我也感覺我很難回到公司里。目前只希望盡快清完手頭的庫存,套出資金來投入新品。
如果你想單干或者想脫離現(xiàn)在的崗位,還是奉勸各位三思而后行。
(本文由百佬匯跨境電商公眾號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文章來源:http://filmvideo.com.cn/articles/108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