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對于亞馬遜賣家來說,可謂是非常艱難的一年,國際形勢緊張,惡意競爭頻繁,政策還迭更,導致很多賣家不僅沒賺錢,可能連砸的錢都沒收回來。即便如此,2019年還是有很多新人想加入亞馬遜。
但相對于其他電商平臺,亞馬遜有自己的風格—-站點的市場政策是不一樣的。如果賣家們想在該平臺銷售,還需針對不同的站點分別注冊才能進行有針對性的銷售。
目前來說,不管是從規(guī)模上,還是交易上,亞馬遜北美、歐洲以及日本都是炙手可熱的市場。然而,對于新賣家而言,這幾個市場已經(jīng)很難有一席之地了。因此,很多賣家會把目光放于一些新興的、看似很有潛力的市場,比如印度。

關于印度,它確實有很多優(yōu)點,比如人口眾多,潛力大,提前入駐競爭小,利潤空間大,但也有一些讓人無法忽略的硬傷。
印度的總?cè)丝陔m然已接近14億,但有一半以上的人年收入不到3萬人民幣,可謂是貧富差距特別大,所以如果想在印度這個站點賣產(chǎn)品,那么最大的賣點就是要物美價廉。
印度本地的零售商就是抓住了這一點,害怕外來資本會損害到他們的利益,強烈要求印度政府得出席一些政策來保障他們的權(quán)益。
印度政府也非?!敖o力”,19年伊始就對電商市場出了三大政策:不允許電商獨家銷售產(chǎn)品、不允許電商銷售他們所擁有股份的公司產(chǎn)品、每年9月30前向法定審計師提交合規(guī)指南。
對于亞馬遜來說,如果它無法繼續(xù)銷售自營產(chǎn)品,擁有限制電商平臺對市場庫存的所有權(quán)或控制權(quán),那么它既沒有辦法提供大幅度的折扣來吸引消費者為平臺引流,也不能從中大量獲益,它在印度市場的發(fā)展就會受限。
畢竟,如果亞馬遜在印度站無法售賣自營產(chǎn)品,只能向入駐商家收取服務費用的話,那么它的盈利將大大縮水。
而對于亞馬遜印度站賣家而言,看似是失去了“亞馬遜自營”這個強勁的競爭對手,但整體而言,賣家在印度站的發(fā)展限制可能會越來越多。亞馬遜在國家政策上討不到利,在之后的印度市場發(fā)展上,也許會從賣家的手里想方設法的“要好處”。
最近,印度又發(fā)布了電商政策草案。Sellerhow 整理了下,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幾點:
1、電商公司需注冊一個商業(yè)實體以供記錄進口商或在印度進行所有銷售交易的實體;
2、關于印度消費者的數(shù)據(jù)必須在本地保存,且印度政府有權(quán)訪問;
3、電商公司將被要求披露賣家的具體詳細信息,如姓名、地址和聯(lián)系電話等,并且賣家需向平臺保證其產(chǎn)品的真實性。
從以上三點,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這其實是印度政府抑制美國科技巨擎主宰印度電商市場經(jīng)濟的最新措施。
其實,如果印度政府不要一直出席這么多對亞馬遜發(fā)展不利的政策,那印度站點其實還是很有看點的。
為了讓自己在與同競爭對手的對抗中不落于下風,亞馬遜連賣家最關心的物流問題也竭力做到位了。目前,亞馬遜在印度已擁有了60多個物流中心,并在30個城市提供次日達的服務。同時,其還在推動備用交付渠道布局,在印度的二三線城市部署了200多個“物流交付站點”,以進一步強化下游物流配送服務能力。
不過,要想在印度的電商市場建立起一個強大的供應鏈,亞馬遜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總而言之,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賣家們要三思而后行。
(來源:seller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