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流量者得天下,似乎不管在哪個行業(yè)都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對于亞馬遜賣家來說,某種程度上,流量等于銷量、等于利潤。
以往亞馬遜賣家很少通過站外投放廣告給亞馬遜引流,大概率是使用刷單和刷評論的營銷方式。一賣家說道:一方面,站外流量引導至亞馬遜,可能會導致打開率較高,但最終成交率不高;另外一方面,以往亞馬遜也沒有出臺鼓勵賣家站外引流的獎勵機制。
但在7月15日, 亞馬遜推出了一項名為“品牌引流獎勵計劃(Brand Referral Bonus program)”的政策。
01
從站外引流至亞馬遜出單
獎勵10%傭金
凡是加入該項目的品牌,通過站外營銷把流量引導至亞馬遜,所產(chǎn)生銷售額的平均10%,將返還給賣家,按月存入賣家平臺賬戶,用于抵扣銷售傭金。
根據(jù)賣家之家的了解,以往那些將消費者帶到亞馬遜并獲得銷售額的品牌,亞馬遜通常會收取交易額的15%作為傭金?,F(xiàn)在,如果賣家通過Facebook、TikTok等站外渠道投放廣告,最終將消費者引導至亞馬遜并帶來銷量,可獲得商品銷售額10%的獎勵提成,相當于賣家只需要支付5%的傭金。
賣家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在美國店鋪銷售的只要有品牌備案的賣家,都是可以參與這項計劃,即:
品牌賣家用在站外推廣活動中的鏈接,必須帶有亞馬遜引流洞察(Amazon Attribution)的跟蹤標簽;
買家在點擊站外鏈接后,立即下單購買,這樣的訂單符合要求。同時,買家在點擊鏈接后14天內(nèi),給同一品牌產(chǎn)品所下的訂單,也符合獎勵資格!但是, 如果發(fā)生買家取消或退貨, 則不能享受獎勵。
在經(jīng)歷這次“刷單找死”的封號潮后,亞馬遜站內(nèi)廣告競爭也日益激烈,利用亞馬遜品牌引流獎勵計劃一方面能降低站內(nèi)廣告投放的成本,另一方面也能降低站外引流的成本。
也可以說這一計劃是變現(xiàn)下調(diào)傭金,當然亞馬遜針對不同的品類,抽傭比例是不一樣的,以幾個品類為例:
服裝飾品:如果賣家是在站內(nèi)推廣產(chǎn)生銷售額,亞馬遜將收取交易額的17%作為傭金;如果賣家是在站外推廣把流量引導至亞馬遜產(chǎn)生銷售額,賣家只需要支付6%的傭金。
玩具類別:如果賣家是在站內(nèi)推廣產(chǎn)生銷售額,亞馬遜將收取交易額的15%作為傭金;如果賣家是在站外推廣把流量引導至亞馬遜產(chǎn)生銷售額,賣家只需要支付5%的傭金。
家庭與花園:如果賣家是在站內(nèi)推廣產(chǎn)生銷售額,亞馬遜將收取交易額的15%作為傭金;如果賣家是在站外推廣把流量引導至亞馬遜產(chǎn)生銷售額,賣家只需要支付5%的傭金。
如此看來,賣家如果能夠有效利用這一計劃,也不失為一種開源節(jié)流的辦法。當然也有另外一種聲音:“其實亞馬遜就是借助賣家解決流量困局!”
02
亞馬遜仿佛在說:
你們想辦法給我引流
現(xiàn)階段,亞馬遜“封號”風波也讓更多賣家開始滋生布局獨立站的想法,而TikTok、Facebook也頻頻出現(xiàn)涉足電商生態(tài)的舉動,加之Shopify與TikTok形成的私域電商生態(tài),這一切都給亞馬遜帶來了危機感,因此亞馬遜鼓勵站外引流也將成為必然趨勢。
去年10月,Shopify與TikTok結(jié)盟,這意味著Shopify賣家能夠連接到TikTok for Business帳戶,并將TikTok跟蹤器添加到他們的商店中,然后將現(xiàn)有產(chǎn)品圖像轉(zhuǎn)換為“可購物廣告”的視頻,把流量引導至自己的獨立站產(chǎn)生銷量。
事實上,一直以來,亞馬遜收取的交易手續(xù)費一直高于Shopify,而該計劃的推行降低了亞馬遜的手續(xù)費。
但不管怎么樣,亞馬遜品牌引流獎勵計劃的推出,受益者仍為亞馬遜。畢竟作為獎勵的前提是阻止品牌直接將流量導向其登陸頁面,而是將這些消費者引流到亞馬遜listing。
知無不言上也很多賣家對這一政策,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
“這個計劃出來的時候, 我就感覺是亞馬遜覺得流量不夠了, 到瓶頸了,賣家就暴增, 需要新的方式引流。
相當于亞馬遜從傭金里面拿一點出來請全部賣家?guī)退麄饕鳎缓螽a(chǎn)生訂單后又可以收傭金,套娃套來套去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
這個計劃讓人看到了亞馬遜狡猾小氣無恥奸商的形象,亞馬遜仿佛在說:你們想辦法給我引流,并且確保這些流量能給我賺到錢;如果你們能做到我會給你一些傭金作為獎勵,但是這些錢只能在你們給我賺更多錢的時候抵消我本來應收你們的傭金,所以,想辦法給我賺錢吧?!?/span>
總而言之,最大的受益者仍是亞馬遜。賣家?guī)淼恼就饬髁浚罱K也歸亞馬遜所有。
03
亞馬遜呈現(xiàn)“流量荒”
新趨勢:站外+站內(nèi)的整合營銷!
針對該政策,更大的一種聲音是,“既然要引流,我何不直接轉(zhuǎn)投獨立站懷抱!”
相較于以往,亞馬遜平臺自帶流量對賣家來說是最大的誘惑,而獨立站要靠賣家自己引流,推廣成本也大,賣家想入局并非那么容易。
如今亞馬遜也呈現(xiàn)“流量荒”,賣家們因封號事件也不再那么依賴亞馬遜,布局獨立站似乎成了跨境風向標。畢竟亞馬遜的流量是“租”給賣家的,用戶也是平臺的,那給亞馬遜倒流何不直接做獨立站,沉淀自己的用戶和流量。
但賣家也要理性看待這一計劃,亞馬遜推出的亞馬遜品牌引流獎勵計劃實際上,也是流量累積的方式。賣家從站外帶來的流量加上亞馬遜的自然流量,或許也能給店鋪帶來更多的銷量。
目前,也不好評價亞馬遜品牌引流獎勵計劃能給賣家?guī)矶啻蟮睦?。賣家們還是需要根據(jù)自身的情況與需求,來權(quán)衡該計劃是否適合自己,畢竟能大大減少賣家站外投放成本也是真的!
此外,賣家還是要分析自己的產(chǎn)品究竟更適合獨立站還是亞馬遜。眾所周知,獨立站非常挑產(chǎn)品,一般是時尚品類或者是特色產(chǎn)品比較吃香,其余一些標品并不是那么容易取得成功。
總而言之,亞馬遜賣家需要從“品牌引流獎勵計劃”看到一個趨勢,即站外+站內(nèi)的整合營銷!
來源:賣家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