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馬遜在今年的8月份推出了Amazon Attribution計劃,宣布這一分析工具將幫助賣家快速歸攏數據,確定流量來源。而在11月份,Facebook也宣布將使用Facebook Attribution幫助廣告客戶衡量廣告在客戶轉化路徑中的增量影響。
Attribution技術到底是什么?引得兩大流量平臺隔岸對戰(zhàn)。我們今天先來聊聊亞馬遜的歸屬項目-Amazon attribution。
亞馬遜在8月份推出Beta測試版本之后,最先給出了賣家申請通道。但是當時對于這個項目官方的解釋也比較含糊,盡管也有實例作為參考,但是很多賣家仍然表示看起來價值并不大。
Amazon Attribution的定位是幫助賣家分析識別渠道流量,但是在這之前,亞馬遜其實已經有一個類似的跨渠道分析流量的工具,叫Amazon Store Insights,但這個項目僅僅是針對Brand Store頁面,有很大的限制性。
Attribution項目的工作原理:
亞馬遜歸屬是由標準的1X1圖片展示像素和點擊重定向支持,這些重定向是會添加到亞馬遜廣告中或者廣告系列中的。亞馬遜的像素是可以衡量亞馬遜廣告之外的各種媒體渠道的流量。
Amazon Attribution比Amazon Store Insights更完美的地方在于,Amazon Attribution是可以追蹤到產品詳情頁面的,而且只要是最終購買是在亞馬遜產生,不論是來自Google或者Facebook不同的渠道都可以被監(jiān)控分流到,不再是局限于品牌頁面。
以下是我們對該計劃的一些了解:
●亞馬遜歸屬計劃的第一階段是基于UI的自助服務程序;
●測試版中不會提供任何API;
●亞馬遜歸屬將顯示內部(AMS)和外部(AAP,非亞馬遜外部)流量;
●銷售報告將顯示銷售額;
●截至目前,該計劃僅供供應商使用,廣告客戶免費。
根據測試賣家的反饋,Amazon Attribution目前可以結合多種廣告形式進行定位追蹤:
●展示廣告/視頻廣告:通過將1×1圖片展示像素添加到廣告或廣告素材上來完成展示跟蹤;
●搜索廣告:Amazon Attribution是可以匹配搜索廣告生成跟蹤模板的。
其實亞馬遜一直以來對于外部流量的分析非常有限,即使是品牌商拓展亞馬遜之外的流量渠道也非常的有挑戰(zhàn)性。但是從亞馬遜不斷變化的算法來看,在某些程度上亞馬遜是鼓勵賣家將更多的外部流量推送到亞馬遜站內的,但是在流量的監(jiān)控方面亞馬遜其實做的少之又少。在逐漸縮緊銷量輔助手段之后,亞馬遜會越來越看重流量的細分布局。
Amazon Attribution是繼Amazon Store Insights之后,在流量監(jiān)控方面算是比較完善的一款工具。
(來源:觀海論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