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鋪貨,有人說直接往上鋪就得了唄,還要選品嗎?又沒有成本?
店鋪是成本么?時間是成本么?鋪貨的人工(軟件)是成本么?
鋪貨是不要什么成本,但是,如果一個店鋪鋪貨了,因為選品原因,不出單,或者出單不理想,是否是成本呢?
有的店一天100多單,而有一些店是一天四五單。
為什么差距會如此之大?
我們來分析一下鋪貨的店鋪有哪些特征:
FBM 鋪貨特征
1、Listing多。(500+)
2、FBM比例較高(銷量起來了,會發(fā)某些產(chǎn)品的FBA)
3、feedback得分:65%+80+ (因為大部分是FBM,所以分數(shù)可能會低一些)
4、一個月feedback:20-50之間。(選品好的鋪貨店鋪,一個店鋪就能夠出100單以上。)
5、類目占比:根據(jù)數(shù)據(jù)分析,類目占比介于20%~45%之間。(一個類目,哪里有那么多產(chǎn)品?。浚?/p>
當然,這些條件里面,會混著大量的跟賣店鋪,但是大量的跟賣店鋪都活不長,能知的長的基本上是比較少的。所以,我們再加一個參數(shù):
6、總的Feedback總量:500+,500+feedback的店鋪,一般都生存1年以上了,所以加上這個參數(shù),可以大大的濾掉很多的跟賣店鋪。

把握好以上6點,我們就可以找出很多很牛的鋪貨店鋪和產(chǎn)品了。但至少相對來說,找出鋪貨的店鋪就比較容易了。
FBA精鋪特征
精鋪店鋪的特征是:產(chǎn)品相對比較多,比如100+,同時店鋪權重也比較高,所以我會去找時間比較久一點的店鋪,比如總feedback大于500以上的。因為是FBA鋪貨,所以feedback得分會在95%以上,同時,因為是鋪貨,所以店鋪很多產(chǎn)品的貨量都不多。一般一個產(chǎn)品發(fā)30個左右比較多,好賣的可能會多發(fā)一些,所以你看他們的產(chǎn)品,大部份會有只剩下幾個的字樣。

所以我們的卡位如下圖:(當然可以加入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思路)
feedback評分:95%+
feedback總量:500+
30天feedback: 20-100
Listing數(shù)據(jù):50-200+
類目比例:60+

店鋪選品,在選品及分析店鋪的過程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很多有意思的現(xiàn)象:
比如:1元店,也搬上了亞馬遜。(他們是怎么運作的呢?分析透了,可能會發(fā)現(xiàn)一條新的路子喔??!)

當然,還有其它的玩法,比如藍海產(chǎn)品店鋪選品,新奇特店鋪選品等。
以店鋪為單位的選品,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分析賣家自身的實力及對店鋪的定位,然后通過這個定位再進行一定的卡位進行選品。
其它的選品方式,將會在后期提供心得給大家。 讓選品變的更簡單。
(來源:抱團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