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chǎn)品侵權一直是電商平臺上不容忽視的一個大難題,對于產(chǎn)品侵權問題,亞馬遜等跨境電商平臺也曾想過不少辦法,出臺了許多項目進行遏制和管控。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談到過為了打擊假冒偽劣產(chǎn)品,亞馬遜甚至賦予品牌所有者直接刪除亞馬遜平臺上假冒其產(chǎn)品listing的權利,以此來更好的保護品牌
單從打假的角度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有利于多方的福音,不管是亞馬遜平臺自身,還是品牌方賣家和買家,都是一種保護。但是也有人對此提出了質(zhì)疑,覺得亞馬遜對品牌的授權可能會導致品牌權利的濫用。
這些賣家表現(xiàn)出來的擔心也并不是全無道理,就像在VC賬號剛推出來的時候,又有誰會想到它將上演成VC巨蟒的結局。不過Project Zero項目的推出從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亞馬遜打假的決心。
近期,亞馬遜在賣家中心推出了一款新的賬戶健康操作系統(tǒng),稱為“涉嫌侵犯知識產(chǎn)權”,簡稱SIPV(Suspected Intellectual Property Violations)。從外觀上看,這個操作系統(tǒng)有很多實操細則,而賣家應對潛在侵權行為的方式可能要發(fā)生改變。例如,亞馬遜為“濫用商標術語”列出了清單,像“X音箱兼容”這樣的短語,通常容易觸發(fā)侵權行為。
賣家可以在產(chǎn)品標題、描述甚至關鍵詞中使用品牌名,但如果引用了除了自身以外的其他品牌名,就會引起侵權。據(jù)悉,一旦涉及侵權,亞馬遜停用賣家listing的同時,會發(fā)送一封郵件,其中包括一些賣家可以合理使用的短語(例如“compatible with”、“works with”或“for”),待修改listing后,可以在24小時內(nèi)恢復。
所以,當賣家收到了這封電子郵件后,應該開始過濾現(xiàn)有的listing,查看是否在描述中提到了某個品牌名稱,找到之后立即更改listing。以迪士尼玩具為例,郵件中指出有賣家在標題中提到了“Hasbro”。如果賣家有授權的發(fā)票支持,那么你就可以用“Hasbro”來替代“Disney”,盡管迪士尼是一個注冊品牌。
但是,對于亞馬遜新推出的這項功能,賣家們卻褒貶不一。有賣家坦言:“‘亞馬遜敦促賣家查看侵權政策頁面的商標審查部分,并在必要時聯(lián)系他們’,但這些建議并沒有太大的實際作用?!奔僭O賣家在listing中提到了某個品牌,想要更改品牌名,但事實上該品牌是注冊品牌且賣家無法提供授權支撐,這時候賣家就會開始懷疑這個產(chǎn)品是否值得在亞馬遜上銷售。
另外有賣家假設稱,如果亞馬遜指出的產(chǎn)品侵權,賣家還有大量庫存,那么賣家可能不會把整個品牌下架,因為侵權問題只發(fā)生在個別產(chǎn)品上,賣家會費心去找出這個產(chǎn)品并恢復listing嗎?或者賣家可能會因為不涉及現(xiàn)有的亞馬遜賬號安全,而選擇直接放棄該產(chǎn)品。
而且從最近的報告顯示,許多賣家的電子郵件通知發(fā)生漏失。由于亞馬遜將潛在的侵權問題直接加入SIPV操作系統(tǒng),有時會忽略通知的這個環(huán)節(jié),所以讓部分賣家措手不及。這導致,某種情況下侵權問題會在賣家后臺操作系統(tǒng)中出現(xiàn),而不會事先通知,而且還有可能是發(fā)生在幾個月前的侵權行為。
目前這個新功能只出現(xiàn)了幾周時間,而且只有一部分賣家可以使用該功能,就目前了解的情況來看,這項功能還存在很多問題,亞馬遜也正在調(diào)整,至于什么時候會正式的全面開放,還需要等亞馬遜的通知。
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加強品牌化保護是大勢所趨,從目前亞馬遜、eBay等大型跨境電商平臺近年來的政策可以看出,他們都在加強品牌化的管理,對于賣家來說,要想在亞馬遜上做強做大,注冊國際商標、打造自主品牌才是長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