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加征對華關稅的代價正由美國企業(yè)和消費者承擔。零售巨頭沃爾瑪因成本壓力計劃漲價,遭特朗普公開警告"不得轉嫁關稅成本"?,F實情況是,從玩具商Basic Fun暫停進口到運動品牌凍結招聘,再到Solo Brands被迫退市,關稅已引發(fā)連鎖反應。盡管美方最終下調部分關稅,但這場政策震蕩已重創(chuàng)美國市場,暴露出"貿易保護"與民生經濟的根本矛盾。當企業(yè)利潤空間被關稅擠壓殆盡時,最終的買單者仍是普通消費者

1. 特朗普強硬警告沃爾瑪:不準漲價
盡管美國政府堅稱加征關稅的成本將由進口商和海外出口國承擔,不會影響美國民眾利益,但現實卻給了特朗普團隊一記響亮的耳光。
在剛剛結束的廣交會上,多家中國出口商透露,包括沃爾瑪、家得寶(Home Depot)、塔吉特(Target)在內的美國零售巨頭已恢復因關稅而暫停的中國供應商訂單,而所有新增成本最終均由美國消費者買單。
近日,沃爾瑪公開表示,盡管美國對華關稅有所下調,但特朗普此前的關稅政策仍對公司運營成本造成顯著沖擊,因此計劃在5月下旬對部分商品提價,涉及品類從香蕉到兒童汽車座椅等日常生活必需品。
作為全美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的定價策略被視為消費市場的風向標。業(yè)內人士警告,若沃爾瑪率先漲價,其他零售商很可能緊隨其后,進一步推高美國民眾的生活成本。
這一消息迅速激怒了特朗普。他在社交平臺Truth Social上發(fā)文怒斥:“沃爾瑪不該再把漲價歸咎于關稅!他們去年賺了數十億美元,遠超預期。”他強硬要求沃爾瑪“自行消化關稅成本”,而非將負擔轉嫁給“尊貴的顧客”。
然而,事實與特朗普的說法大相徑庭。沃爾瑪最新財報顯示,截至今年4月30日的第一財季,其營收雖同比增長2.5%至1656.1億美元,但仍低于市場預期;凈利潤同比下滑超12%,僅錄得44.9億美元。
沃爾瑪首席執(zhí)行官董明倫(Doug McMillon)直言:“關稅政策帶來了巨大的成本壓力,尤其是對中國商品加征的關稅影響最為嚴重。”首席財務官約翰·雷尼(John David Rainey)則坦言,在零售業(yè)利潤微薄的背景下,即便關稅有所下調,企業(yè)仍難以完全消化成本壓力?!拔覀兿M芫S持低價,但承受能力終歸有限?!彼粲踹M一步降低關稅,以緩解消費者負擔。
2. 美國市場陷入關稅亂局
事實上,沃爾瑪已是這輪關稅沖擊中堅持較久的企業(yè)。早在沃爾瑪之前,已有不少品牌因成本壓力被迫漲價,甚至直接退出美國市場。
例如,佛羅里達州知名玩具品牌Basic Fun在4月美國加征關稅后,宣布暫停從中國進口Tonka卡車、愛心熊等熱銷產品。其CEO杰伊·福爾曼警告,若關稅政策不變,未來這些商品可能從美國貨架上徹底消失。
更嚴峻的是,關稅成本正引發(fā)連鎖反應。耐克、阿迪達斯、Lululemon等運動品牌已推遲訂單并凍結招聘;跨國車企斯特蘭蒂斯(Stellantis)更因關稅壓力,臨時裁撤了美國五家工廠的900名員工。
面對日益明顯的“關稅副作用”,特朗普政府不得不妥協(xié)。5月12日,《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lián)合聲明》發(fā)布,美方同意撤銷91%對華關稅,并將國際郵件稅率從120%下調至54%。
然而,這場僅持續(xù)月余的“關稅風暴”已造成不可逆的傷害。亞馬遜頭部戶外品牌Solo Brands便是典型案例。該企業(yè)因主要產品產自中國,在關稅重壓下業(yè)績崩盤,最終被紐交所強制退市。
結語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看似針對他國,實則痛擊美國本土企業(yè)與消費者。若美國政府繼續(xù)將關稅視為“萬能藥”,最終承受反噬的,必將是美國經濟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