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來說,跨境電商都是以外國人身份注冊的美國公司,比如說用中國護照、或其他地方的護照作為他們的合伙人和股東。你如果是外國人持有了一個美國的合伙企業(yè),假設(shè)是LLP或者是LLC以合伙人企業(yè)形式報稅,這個企業(yè)一旦有盈利或者損失都會算到你的外國個人身上,這時可以以盈利的方式去申請一個個人稅號(ITIN)來報稅。而LLP(Partnership)則有很多跟Corporation不同的地方,我今天就來介紹一些關(guān)于LLP(Partnership)在聯(lián)邦稅局報稅的一些小知識分享給大家。
合伙人企業(yè)本身其實是不繳稅的,而是說合伙人企業(yè)的收支都按照合伙人的比例(如股份比例、出資比例),根據(jù)合伙人協(xié)議來分配到個人的身上,然后個人去申報個人的所得稅。合伙人會收到一個叫K1的表格,然后在4月15日之前申請申報個人所得稅。合伙人企業(yè)要在3月15日之前申報,如果沒法在3月15日申報可以申請延期,可以延到9月15日,但是如果是K1表格到你這里有利潤,那你就要在4月15號之前做個人申報。如果沒法在4月15日前做個人申報,可以申請延期六個月到10月15日之前申報。但是,如果你有欠稅就一定要在3月15日和4月15日之前把稅給繳清。

合伙人企業(yè)LLP(Limited Liability Partnership)稅務(wù)申報的截止日期是3月15日,用的是1065稅表。一般情況下,很少見跨境電商喜歡用LLP來作為他們的公司形式的,常見的一種類型是LLC形式。但是當(dāng)你的LLC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成員(member)時,稅局就會自動把你的LLC當(dāng)成是合伙人(Partnership)企業(yè)去申報。
那么,可不可以不做這種LLP合伙人申報呢?也是可以的,只要你在第一次申報和申請稅號的時候選擇你的LLC用corporation的方式去申報,就可以避免稅局把你當(dāng)成合伙人企業(yè)來報稅。
中國的跨境電商常遇到的一種情況,就是在用美國的合伙人公司支付一定的薪水或者薪酬,但是在稅局上面的那個term叫做guarantee payment,就像一個合伙人的一個保底的薪水。比如說這個合伙人公司要支付給中國的這位合伙人4萬塊一年保底的薪水,這4萬塊是可以直接做到這個合伙人公司的費用里面去的,但是合伙人公司要提前幫這個合伙人扣稅,并將稅款交給稅局。

美國合伙人企業(yè)也可以由合伙人自己去做個人申報,比如拿了4萬塊,就拿這個4萬塊去做美國的個人所得稅申報,這時就需要個人稅號(ITIN),然后你去申報,該交多少就交多少,就到個人的身上。1042部分就以中美雙邊稅收協(xié)議,交一個表上去告訴稅局我這個美國的合伙人企業(yè)給了4萬塊給合伙人。這個合伙人是填了一個W8表格的,根據(jù)中美雙邊的協(xié)議,后面他會申報所得稅,以他的申報多少為準(zhǔn)來交稅。
這個方式現(xiàn)在來說,跨境電商也很少在用,但是這個方式我覺得還是挺不錯的,雖然感覺很復(fù)雜,但是在做申報的時候會有很多空間給你去調(diào)整你的整個稅務(wù)的情況。比較常見的方式呢,就是直接給了4萬塊給合伙人,然后美國企業(yè)就扣下了30%的費用給到稅局,只是這樣做損失就會比較大,到時候你個人再去報稅退稅的時間也會比較長。所以,建議大家能夠自己個人去申請一個美國個人稅號(ITIN),去申報美國的收入比較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