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還堵在返程路上的朋友之外,現在想必絕大部分人都已經返回了自己的工作崗位,作為跨境圈的賣家們,不管是自己創(chuàng)業(yè)的還是給別人打工,現在也都應該已經開工了。
一大早走進公司,同事們互道祝福,然后就是開工利是收個不停,一圈走下來,手里的紅包想必是快拿不下了。紅包拿完了,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年前就有跳槽之意的朋友也就開始籌劃起接下來該怎樣換一家更滿意的公司了。
作為跨境打工人,換公司最關心的核心問題基本上有三個:個人待遇、公司實力、職業(yè)前景。
而在這三者中間,排在第一位無疑就是待遇問題,也就是底薪和提成的問題,其他的兩個問題都是附帶在待遇問題之上的,如果待遇低到讓你無法生存,那么公司實力再強、老板給你畫的餅再大,恐怕你也是不會去的。
我們接下來就來分別看一下跨境圈常見的幾種計算待遇(底薪+提成)的方式,希望可以幫助到正在找工作的你。
方式一:提成按照毛利率來計算
這是目前市面上最為常見的提成計算方式之一,相信大家對這種計算方式也比較熟悉。
毛利的計算方式一般為:毛利=銷售額-頭程運費-海外倉費用-亞馬遜傭金-FBA配送費-CPC廣告費-測評費-產品采購成本等,毛利制一般是跟店鋪的運營有關,不涉及具體的辦公成本等因素。毛利提成的點一般在4%-12%之間(具體提成數額要看運營個人的能力和過往業(yè)績)。
這個計算公式并沒有什么行業(yè)的統(tǒng)一標準,不同的公司因為老板的個人因素會有不同的區(qū)別,很多跨境公司老板之所以喜歡用這種方式來計算提成是因為這中間的很多項目都存在可以“操控”的空間,可能小數點稍微動一下,提成數額就少個幾萬塊。
還有不少公司在毛利提車制的基礎上搞出了一個“階梯提成制”,比方說毛利5W人民幣以內4個點提成、5-10W人民幣6個點提成、10-15W人民幣8個點、15W以上10個點提成等等。
這種提成制度也沒有錯,可以最大程度上激發(fā)大家的斗志,但是有部分公司會在三個月試用期滿以后推行“負毛利制度”,也就是如果當月毛利為負數,那么運營底薪就要被扣掉一定的數額,以分擔公司的損失。
這種制度對員工的風險還是比較大的,所以大家在談工資的時候一定要看好和問好公司的底薪提成制度,不要辛苦幾個月下來,最后還要倒貼公司一筆錢(發(fā)生過不止一次了)。
方式二:提成按照凈利進行計算
這種提成的計算方式是比較徹底的,因為凈利潤中還有一個“凈”字,所以在計算利潤的時候基本上是要扣除掉所有的經營開支項的,不僅僅要扣除運營店鋪的成本(頭程、海外倉、傭金、配送費、廣告費、測評費、采購成本等),還要扣除運營公司的成本(辦公場地、人力成本、行政開支、稅費開支等等)。
接受這種提成計算方式的前提是你對這個公司比較熟悉和了解,不僅僅是提成計算的加減項的了解,還有就是公司的基本情況的了解,否則到時候你的提成是怎么計算出來的你都不清楚,還有很多運營看似業(yè)績不錯,但是一計算提成就沒有多少了,因為中間有太多的“扣減項”是你不知道的。
凈利潤提車給的點數一般都要比毛利率提成多的多,一般是起點很高+上不封頂的狀態(tài)。
方式三:按照店鋪的回款數額計算提成
目前使用這種提成方式的公司數量不太多了,原因是提成發(fā)放和公司的利潤計算存在矛盾點。
很多公司的回款很多,但是站外做活動的費用也不少,所以有些老板就會覺得運營是占了公司的“便宜”的,因為回款的數額不代表公司的真實“收入”。
按回款數額提車的點數一般不會太多,一般的運營基本上在1%-4%之間(老手除外)。
方式四:按銷售額計算提成
這種方式目前基本上見不到了,因為公司承擔的風險太大。之前很多公司會在銷售額提成的前提下外加一些其他門檻,比如毛利率指標或者回款指標,但是后來老板們發(fā)現依然會有一些提成計算弊端(比如運營在毛利達標之后故意拉高銷售額以獲取更多提成),所以現在使用這種提成方式的公司已經很少見了。
以上就是目前市面上的四種主要的提成計算方式,雖然圈子里還是不斷會有其他的提成方式的出現,但是也基本上都是在以上四種方式的基礎上做出的“差異化”改變,基本上也離不開上述的四種思路。
在這個圈子里,不缺亞馬遜運營,缺的是有經驗、有能力、肯學習、肯專研的亞馬遜運營,所以想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職場收入,最最關鍵的是要保持持續(xù)不斷的學習能力,這個才是對自己一生都有幫助的良好習慣。
(文章來源:跨境賣家集中營)
推薦閱讀《利益沖突!深圳跨境電商公司新老運營矛盾不斷,“老帶新”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