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美國的《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發(fā)布了一篇報道。這也是繼英國BBC曝光雙清報稅之后,外媒又一次爆出中國賣家逃稅的丑聞,不同的是這次發(fā)生在美國。作為從事外貿行業(yè)的一員,小編可以理解賣家們被中美貿易戰(zhàn)催生的關稅壓得喘不過氣的感覺,但應對的方案不對,很有可能導致違法。據外媒報道,中國出口商通過更換海關商品編碼來逃避美國進口關稅的做法日益盛行。實際上,早在美國的
近來,美國的《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發(fā)布了一篇報道。這也是繼英國BBC曝光雙清報稅之后,外媒又一次爆出中國賣家逃稅的丑聞,不同的是這次發(fā)生在美國。
作為從事外貿行業(yè)的一員,小編可以理解賣家們被中美貿易戰(zhàn)催生的關稅壓得喘不過氣的感覺,但應對的方案不對,很有可能導致違法。據外媒報道,中國出口商通過更換海關商品編碼來逃避美國進口關稅的做法日益盛行。
實際上,早在美國的第一批加稅清單落地之后,就有相應的避稅對策出來了。那時,有關轉口貿易的廣告就如同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對于體積小、貨值高的部分商品來說,轉口到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再出口至美國,無疑是繞開美國關稅的一種有效方式。
但外貿小伙伴們需要知道的是,雖然轉口貿易是一種貿易行為,大多數情況下不違法,但是,偽造原產地是違法的!而這個月華爾街日報報道的就是這種新逃稅方法——錯報海關編碼。
報道稱,美國某木材進口商負責人表示在6月接到了中國膠合板供應商的來電,表示可以繞開關稅賣到美國來,方法是去除中國制造的標記,且用另外的海關編碼報關,但負責人很抗拒,然后拒絕了。
其實這種方法以前就存在了,在2016年底,美國對最常見的膠合板——硬木膠合板開始反傾銷調查,中國供應商立刻就反應過來,通過軟木膠合板的海關編碼開始出口了,結果2017年,美國進口自中國的硬木膠合板下降20%,軟木膠合板則飆升549%。
故事還沒完。
2017年11月,美國對硬木膠合板開始征收183.4%的反傾銷稅了,于是在2018年上半年,軟木膠合板的進口量又上漲了983%?,F在,美國人已經盯上了這種方式。目前回過神來的美國商務部已經同意對原本沒被反傾銷的軟木膠合板展開調查了。
其實不止木材,這幾個月,美國海關查驗出的原產地中國卻HTS編碼(美國海關編碼)分類錯誤的數量激增。在3月份,美國宣布對鋼鐵征收25%關稅后,很多中國產的鋼板就被進口商用渦輪機零件的編碼報關,今年上半年,美國進口鋼板數量同比減少了11%,但渦輪機分類下的“發(fā)電機組”進口數量卻飆升121%!
目前,作為美國第一媒體的《華爾街日報》已經揭了這個底,美國海關不可能毫無作為。在當前貿易戰(zhàn)戰(zhàn)火日益升溫的情勢之下,對于編碼的查驗肯定越來越嚴格。小編勸外貿小伙伴們不要用這種辦法來投機取巧,萬一貨被查獲了,被扣貨了、要罰款了,到時候損失就不止關稅那么點。
現在出口外貿的利潤逐漸被壓縮,賣家們應該想的不是如何避關稅,而是如何在正規(guī)政策下提高利潤以及自身的產品競爭力!
文章來源:http://filmvideo.com.cn/articles/9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