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鏈接競爭力的提高,你跑出來的高轉化、低Acos關鍵詞會越來越多。所有詞都加入精準組,你的維護成本會直線上升。
舉個簡單的例子:
假設有一款產品,journal notebook,售價13.99。
Aocs = 廣告花費/廣告銷售額 = cpc競價*點擊數/廣告銷售額;
詞組廣告里cpc為0.25,廣告轉化率為10%,則Acos為17.87%;
精準組廣告里cpc為0.4,廣告轉化率為20%,則Acos 為14.30%。
現在我們把點擊數都增加5個,則數據如下:
詞組廣告里cpc為0.25,廣告轉化率為6.67%,則Acos為26.80%;
精準組廣告里cpc為0.4,廣告轉化率為10%,則Acos為28.59%。
從容錯率的角度講:
如果你是以Acos作為衡量指標的話,升級到精準組會降低關鍵詞的容錯率(原本及格線是60分,現在提到了90分)。展示位置一個調整不當,會導致Acos高于廣泛、詞組廣告組。
從時間成本角度:
盯著關鍵詞的展示位置做出對應的調整,需要耗費時間成本,精準組關鍵詞越多,時間成本越大。
從投資回報率的角度:
推動小眾長尾詞的自然排名,對自然流量的增幅不大。核心詞的推動效果遠強于長尾詞。絕大多數流量都是由根詞貢獻的。核心詞的推動能帶動相關長尾詞,但長尾詞對根詞的反哺作用就弱多了。
那是不是除了根詞,其它長尾詞都不打精準了?
3種情況除外:
1. 長尾詞也是流量詞
以notebook為例,除了notebook這個根詞外,仍有4個關鍵詞搜索排名在10000名以內。這些關鍵詞也能貢獻大量自然流量,也值得攻掠。
2. 長尾詞的Acos遠低于盈虧平衡Acos
若該出單詞遠低于盈虧平衡Acos,意味著每出一單都是賺的,不占有有限的廣告預算。那這種詞也可投放。仍以上面的例子為例,若你原有的Acos為14.30%,即使提升到28.59%也仍在你的利潤范圍內,那它是可以接受的。
3. 高競爭類目前期過渡
類目競爭過于激烈,會導致根詞的轉化極差,在鏈接競爭力還不足以抗衡的前提下,大量砸錢在根詞上就不是一個明智的行為。
因此前期可以選擇次一級的流量詞進行過渡。待競爭力提升后再切換戰(zhàn)場,強推根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