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亞馬遜賣家絞盡腦汁想著如何提升轉化率的時候,不能忽略涉及到賬號運營最基本的政策紅線,眼看Prime Day的腳步是越來越近了,在想著通過銷售獲得更多流量和訂單時,一定不要忘了合規(guī)運營,否則不僅是會遭到亞馬遜的處罰,更可能跟之后的銷售都失之交臂。
臨近旺季蠢蠢欲動的不僅有賣家,亞馬遜也在不斷施行著自己的新政策和新功能,短短幾個月時間,賣家看著亞馬遜頒布了倉儲費優(yōu)惠、一日達服務和侵權打擊計劃等等政策,也已經經歷了清查稅號、Review激增、大肆封號等等意外狀況,在這距離Prime Day還有接近一個月的時間里,亞馬遜又會出現什么樣的政策,賣家又該如何應對呢?
侵權問題
防侵權一直是亞馬遜最近在重點關注的對象,從早期的零計劃到和美國政府合作,一直到最近又推出了一項新的賬號操作功能——涉嫌侵權知識產權,簡稱SIPV。此項防侵權功能的推出是為了配合其他的相關政策繼續(xù)減少賣家侵權行為的發(fā)生,它可以將疑似侵權的信息列成清單,事先發(fā)送預警郵件給有侵權行為的賣家,并且暫時鎖定賣家的Listing,在修改之后的24小時之內恢復。 
由于此項功能剛剛推出尚未完善,所以也有賣家發(fā)現了其存在的問題,第一是郵件通知不夠及時,有時候是在受到亞馬遜的處罰之后才收到了警告郵件,還有就是通知的結果不夠智能,有時候會通知已經取得品牌授權的賣家侵權,因此賣家在這個功能進行優(yōu)化前也不能太依賴于它,在日常就要做好防止侵權的工作。
安全問題
另外一個賣家需要注意的就是產品銷售的安全問題,在去年的時候亞馬遜倉庫存儲時有發(fā)生因為產品的安全性導致的問題,讓亞馬遜對于銷售產品的限制和禁止范圍又擴大了一些,同時對于一些具有危險性的物品銷售,亞馬遜也是提出了一些限制,賣家要通過后臺的條款檢查好自己的產品,避免銷售一些禁售的產品。
還有就是注意發(fā)貨的規(guī)范性,對于產品信息的提供要完整清晰,并且做好包裝和警示,對于信息模糊造成安全問題甚至產生安全事故的,不僅產品會下架,賣家可能還會面臨調查和巨額賠償,這都是旺季銷售不愿意看到的
來源:搜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