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眾所周知,亞馬遜平臺是允許跟賣這種運營方式的,只要你在亞馬遜規(guī)定的紅線之內進行跟賣,就不會受到平臺的打擊。
當初亞馬遜建立跟賣機制的初衷,其實也是為了給買家更好的購物體驗,讓出售相同產品的賣家去共享一個listing頁面,顧客在搜索的時候就可以看到更多選擇的可能。
但是對于賣家來說,遭遇跟賣可真的算是一件糟心的事情,尤其是那些新品剛上線又遇上怎么都甩不掉的跟賣,心里那個火啊,蹭蹭往上竄。
不趕他吧,一個跟賣會招來更多的跟賣。
趕他吧,奈何自己還沒有商標,也沒有品牌備案,也沒什么好的驅趕跟賣的途徑。
很多賣家最先想到的就是警告信,打算用警告信的方式先試著驅趕一下跟賣者,看看能不能奏效。
當然,現(xiàn)在的跟賣者,基本都是一些職業(yè)跟賣,他們是不會理會你的警告信的。
警告信不管用,有一部分賣家就開始想著去報復對方了,要么是買一個對方的產品來進行testbuy,testbuy后進行report。
要么就是去pending對手的庫存,讓對手無貨可賣。
這個pending的方式,有人是自己操作,有人是找服務商操作,有人用的還是什么“趕跟賣自動軟件”。
但是,現(xiàn)在這種方式也行不通了,特別是跟賣軟件,就更是危險。
最近有幾個賣家在私密圈內跟我說,自己的店鋪因為趕跟賣被亞馬遜封掉了。
這幾個賣家都有一個共同點:新賣家、無品牌、被跟賣,然后又趕跟賣。
然后我又跟身邊的其他賣家溝通了一下,他們也聽說了不少類似的事情,看來最近這種現(xiàn)象還比較多。
這些被封店鋪收到的亞馬遜郵件也都是一致的:

在上面的亞馬遜郵件中,我們可以看到紅框中的一句話:下達虛假訂單拖延競爭對手的庫存。
這句話聽著熟悉嗎?這不就是打跟賣軟件常用的Pending趕跟賣的方式么。
所謂Pending,是亞馬遜顧客在付款購買產品之后,因為亞馬遜系統(tǒng)和銀行系統(tǒng)之間的對接,而產生的短暫的“訂單等待”狀態(tài)。
在正常的情況下,這種狀態(tài)一般15分鐘到1個小時就會轉為訂單完成狀態(tài)。
但是也有非正常的情況,那么這個訂單Pending的時間就要更久一點,有些甚至長達2-7天
很多的打跟賣軟件就是抓住了這種Pending的原理,利用Pending的方式來不斷去買空跟賣者的庫存,讓跟賣者最后無庫存可賣。
這種運營邏輯看似行得通,實際上隱含著巨大的店鋪風險。
首先,用于Pending別人庫存的買家賬號信用卡,基本都是虛擬卡,還有一些甚至是一些黑卡。
這些信用卡本來就是在亞馬遜重點打擊的范圍之內,再加上軟件只選擇性的Pending跟賣你的那些sku,卻對你的sku庫存置之不理,那么你收到上面的郵件就不足為奇了。
郵件中的結論是非常清晰的:你涉嫌下達虛假訂單拖延競爭對手的庫存。
這不就是挑明了在說,是因為你Pending了別人的庫存,才封了你的店鋪。
這是這類軟件的風險之一,也是對賣家打擊最大的風險。
還有一種風險,就是做無用功的風險。
這種風險不會讓你損失店鋪,但會讓你損失時間和一點點資金。
現(xiàn)在的很多跟賣者,已經是職業(yè)跟賣,很多人甚至專門去做這個。
他們會設置好最大購買數量,還會使用軟件來進行自動跟賣和自動補貨。
所以,這種Pending的方式對這種職業(yè)跟賣者基本上沒有任何效果的。
然后你還白白浪費了購買軟件的錢。
另外,亞馬遜的系統(tǒng)檢測現(xiàn)在也很牛B,很多虛擬信用卡購買的訂單,在下單后就直接進入了亞馬遜的警示系統(tǒng)。
如果這個訂單在十幾分鐘內沒有支付成功,這個Pending訂單就會被自動解除,這個訂單鎖定的庫存也就會被自動釋放出來。
亞馬遜對這類事件也不是一刀切的關閉店鋪,還有不少賣家僅僅是收到了警告。

亞馬遜的措辭也很嚴厲:如果再次發(fā)生這樣的事情,我們可能會停用您的賬戶。
這也等于是下了最后通牒了,如果你的賬戶在未來的三個月之內,再有任何其他的違規(guī)行為,那這個賬戶被封的概率就非常高了。
很多賣家心里可能會有疑惑:我在趕跟賣,我是站在正義這一邊的,為什么亞馬遜會來處罰我呢?
其實,這是你對亞馬遜的規(guī)則還不太熟悉,亞馬遜本來就是允許跟賣行為存在的,在這個問題上,你并不是正義的一方。
想要最有效果的杜絕自己的產品被跟賣,怎么辦?那就是去注冊商標和品牌。
利用品牌備案帶來的知識產權,直接在后臺進行跟賣行為的舉報,這才是目前最最有效的趕跟賣的方式。其他的什么testbuy、Pending等等方式,對一些職業(yè)跟賣者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
后臺舉報跟賣的路徑如下:
1、進入到知識產權侵權舉報的界面
界面的網址為:(https://www.amazon.com/report/infringement)。
這個網址今后用到的次數會很多,建議大家收藏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2、填寫侵權信息

第一項,選擇“Rights owner”(權利所有人)。

第二項,選擇中間的“Trademark concerns”。(關于商標的)

第三項,選擇中間的“A product or its packaging has my trademark on it ”(跟賣者的產品或包裝上有我的注冊商標)

3、繼續(xù)往下,是自己的商標信息填寫界面,按照自己商標的實際信息填寫。

4、下一步,亞馬遜會詢問你是否購買了跟賣者的產品。
如果你進行了Testbuy,可以將訂單信息進行錄入。
如果你并沒有進行Testbuy,也沒有關系,這一步可以直接略過。

5、這一步是最關鍵的,到了跟賣者SKU選擇的時候。
先將跟賣產品的listing網址或Asin輸入到欄目中,點擊搜索,下面會出現(xiàn)這個listing的詳細情況。
注意:一定要選擇后面的“specific seller”(特定賣家)。
如果你忘記選擇特定的賣家,整條listing都會被亞馬遜下架,你自己的產品也會被直接刪除。

6、填寫你的個人信息
注意,這里的信息是填寫給亞馬遜官方看的,所以信息要真實有效。

7、填完信息之后還有一個信息要進行填寫
這個信息就是填寫給第三方賣家看的,也就是填寫給你的跟賣者看的。
這條信息上的名稱和郵箱會出現(xiàn)在亞馬遜發(fā)給侵權者的郵件中,賣家可以填寫自己的其他郵箱,以防引起其他不必要的麻煩。

全部信息填寫完畢,直接提交即可。
如果你的商標真實有效且投訴方法正確,一般在3個小時左右,當你再次查看你產品的Listing時,你會驚奇的發(fā)現(xiàn)所有的跟賣者都已經不知所蹤。
被跟賣困擾的小伙伴,趕緊去試一下吧~
(文章來源:跨境老鳥Mike)
推薦閱讀《混亂的亞馬遜,回不去的曾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