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蘋果的新款耳機AirPods
Pro的發(fā)布,徹底點燃了無線耳機的市場盛況。亞馬遜上無線耳機銷售火熱,甚至還帶動國內無線耳機概念股火了一把。正在處于重組運作之中的上市公司共達電聲是其中一家。共達電聲擬吸收合并的萬魔聲學科技有限公司,是小米、華碩、網(wǎng)易、京東、亞馬遜等耳機ODM供應商。萬魔聲學今年上半年的營收和凈利潤都接近2018年全年數(shù)據(jù),全年業(yè)績有望翻番。

萬魔聲學的主要產品包括有線耳機、藍牙無線耳機、智能真無線耳機、智能音箱、聲學關鍵組件等。目前,業(yè)務模塊分為ODM、自有品牌、聲學組件銷售三部分。
萬魔聲學在公司設立時,最初主要以ODM方式開展業(yè)務經(jīng)營,做貼牌耳機。
萬魔聲學的ODM業(yè)務的主要客戶包括小米、華為(間接客戶)、
華碩、亞馬遜、網(wǎng)易、京東、酷我、咕咚等,在OPPO、阿里等客戶開拓上取得了重要進展,未來還將進一步擴展谷歌、沃爾瑪、思科、Jabra等業(yè)內知名客戶。在小米招股書中,萬魔聲學被列為小米重要的生態(tài)鏈企業(yè)。

2015年下半年開始,公司推出了自有品牌1MORE,定位高端智能聲學產品,2019年,推出子品牌omthing,全稱為One More
Thing,定位中低價位的智能聲學產品及周邊配件產品。

萬魔聲學在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1-6月42,971.26萬元、61,818.98萬元、93,172.59萬元、83,946.63萬元,凈利潤分別為2,845.20萬元、1,072.80萬元、7,599.26萬元、6,201.89萬元。2019年上半年的營收及凈利潤數(shù)據(jù)接近2018年。

ODM目前仍然是萬魔聲學收入的大頭,2016年、2017年、 2018年和2019年1-6月,公司ODM產品收入占比分別為67.68%、
68.78%、64.40%和 58.95%。

自營品牌的營收貢獻則相對穩(wěn)定。1More是亞馬遜平臺上的暢銷耳機品牌,覆蓋有線耳機、藍牙耳機、游戲耳機三大細分產品線。不過,1More在海外的對手既有更高端的AirPods系列,亞馬遜自營品牌Echo
Buds系列,又有國內Anker、澤寶、帕拓遜等一線跨境電商大賣旗下的全線品牌。在產品上1More未必會吃虧,但如果1More不能建立強大的品牌營銷團隊,要殺出一條血路保持增長恐怕也不容易。

上市公司共達電聲的主營業(yè)務是微電聲元件的研發(fā)、生產、銷售,主要產品包括微型駐極體麥克風(ECM)、微型揚聲器(SPK)、受話器、硅微麥克風(MEMS
MIC)以及由微電聲元件組成的組件、模組和系統(tǒng)等,可以說是萬魔聲學的上游企業(yè)。實際上,本次重組交易前,萬魔聲學通過全資子公司愛聲聲學持有共達電聲15.27%股權,愛聲聲學為共達電聲的控股股東,萬魔聲學為共達電聲的間接控股股東。
2016年、2017年和
2018年,共達電聲實現(xiàn)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jīng)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分別為1,018.42萬元、-18,308.00萬元和-2,025.22萬元,可見共達電聲現(xiàn)有業(yè)務的盈利能力不足。
本次評估采用收益法對萬魔聲學股東全部權益價值進行評估,經(jīng)交易雙方協(xié)商,交易價格定為335,982.00萬元。共達電聲通過向交易對方合計新發(fā)行619,892,973股
A 股股份支付本次吸收合并的全部對價,但不涉及現(xiàn)金支付。
根據(jù)《盈利補償協(xié)議》,本次吸收合并實施完畢后,萬魔聲學智能聲學業(yè)務在 2019年度、2020年度和
2021年度實現(xiàn)的合并報表范圍扣除非經(jīng)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14,500萬元、22,000萬元、28,500萬元。
若本次吸收合并于2020年實施完畢,則業(yè)績補償期間為2020年至2022年三個完整的會計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和
2022年度實現(xiàn)的合并報表范圍扣除非經(jīng)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22,000萬元、28,500萬元、35,700萬元。
根據(jù)萬魔聲學上半年的業(yè)績表現(xiàn)和下半年訂單情況,2019年相對2018年的凈利潤接近翻番的業(yè)績承諾是有把握實現(xiàn)的。
事實上,共達電聲公告吸收合并萬魔聲學已經(jīng)整整一年了,目前還處于審核狀態(tài)。年底前會有定論嗎?不然,等待合并報表的上市公司怕要等不及了吧!
來源:跨境電商跨境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