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小編在某論壇上面看到一個比較有趣的帖子!

帖子大致講述的是某運營和老板就在運營過程中到底該關注大類目還是和小類目排名而發(fā)生了分歧。
運營覺得,做精品更應該看的是小類目的排名,這樣才能去看競爭對手的銷量,對比自己的銷量,從而可以做到BS呢。
而老板覺得運營看小類目沒有用,關注大類目的排名才有意義,對此這位運營十分的不服氣,覺得老板不可理喻。
往常,此類的帖子,這位發(fā)帖的可能會被懟死,或者是回復哪里肯定有一場惡戰(zhàn)
但是這次帖子下面的留言回復卻很理智甚至是溫柔。
大部分貼友表達的意思是:老板和運營 都沒有錯,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視角看待問題而已。
運營看重的小類目是直接和同類去競爭,能直觀的體現(xiàn)你在這個小品類的競爭力。每天關注,可以在第一時間掌握競爭對手的動態(tài),從而調整自己的運營策略。
而老板看重大類目,是因為大類目的排名是銷量的體現(xiàn),老板看的比較遠而已。
大類目排名VS小類目排名
這打開任何一條有銷量的Listing,系統(tǒng)一般都會為其統(tǒng)計出兩個BSR排名,如下圖;

展示在See Top 100處的排名屬于一級類目下的BSR排名,我們通常將其叫作大類目排名,而下面一列的排名則是小類目排名。
圖中的大類目排,低76,小類目排名第一。
話說的都很好聽,那具體什么情況下該關注小類目和大類目呢。
關注小類目的情況
小類目排名的功能是瞄準精準對象的,對于每個賣家來說,我們的競爭說到底是在一個存量市場上的競爭。
比如我賣鞋,你也賣鞋,那么我們才是競爭關系,而如果你賣包的話,那你對我就構不成威脅。
換句話說,我們想要在平臺上有相對可觀的銷量,我們無需成為最優(yōu)秀的Listing,只要比我們的競爭對手們表現(xiàn)更好就可以了。
而這些表現(xiàn)具體包括Listing詳情中的產(chǎn)品呈現(xiàn)、價格、Review等等,而這些的評估需要從小類目排名中得來。
關注大類目的情況
大類目排名能評估市場容量,在很多層面都能起到很好的參考作用。
比如選品階段,如果一個產(chǎn)品的大類目排名比較靠前,那說明這個產(chǎn)品的銷量大,說明其市場容量足夠大,可發(fā)展的空間足夠大,反之這款產(chǎn)品可以直接舍棄。
還有在選品對比中,如果同一大類目下兩個產(chǎn)品,且兩個都是小類目的Best Seller, 那必然是大類目靠前的那個產(chǎn)品的市場容量更大,這個沒有什么好解釋的。
當然在運營中,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的銷量下降、但小類目排名沒有變化,但在大類目中的排名卻明顯下降,那說明這個產(chǎn)品在該類目中進入淡季,需要制定其他的銷售計劃。
總而言之,小編認為不管是大類目還是小類目對于一個產(chǎn)品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大類小類排名都要看。
看大類排名,可以預估產(chǎn)品市場容量,以及同類產(chǎn)品趨勢變化;
看小類排名,是為了看自己相對于競品的排名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