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比任何人都了解自家公司的經營狀況,如果他們大幅拋售,往往被投資者解讀為股市將要見頂,而大舉買入則會被視為股市仍有上漲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5年8月和2018年12月,公司高管買賣股票比例也…
由于擔心經濟衰退,投資者近期大幅拋售美股,然而與此同時,美國上市公司的高管們卻在大舉購入自家股票。
根據追蹤上市公司高管們買賣股票的Washington Service的統(tǒng)計,2022年5月,有超過1100名上市公司高管購入了自家公司的股票,公司高管買賣股票的比例從4月份的0.43上升至1.04,有望刷新2020年3月以來的紀錄。
面對近期的美股暴跌,包括星巴克和英特爾CEO在內的許多美國上市公司高管們選擇抄底自家股票。
圖源:Washington Service 投資者拋售之際,公司高管抄底
一邊是擔憂經濟衰退的投資者在瘋狂拋售股票,另一邊是上市公司高管們在大舉抄底自家股票。
眾所周知,疫情和地緣政治給全球經濟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且美國正面臨40多年來最高的通脹水平,美聯(lián)儲激進加息,利率上升使得高估值上市公司普遍承壓。
此前華爾街策略師紛紛下調市場前景預期,認為美聯(lián)儲激進的貨幣緊縮政策有可能使得美國經濟陷入衰退,投資者避險情緒上升,風險投資被大幅拋售。
追蹤基金動向的EPFR Global的數據顯示,基金市場連續(xù)6周流出資金,創(chuàng)自2019年以來持續(xù)最長時間的記錄。此外,標普500指數也正面臨著20多年來持續(xù)最長時間的下跌。
然而,近期上市公司高管大舉購入自家股票或許表明了,即使美聯(lián)儲對經濟踩下了剎車,他們仍對自家公司能夠實現盈利有信心。
周一,彭博援引咨詢公司Icon Advisers Inc.的首席執(zhí)行官Craig Callahan指出:
投資者考慮更多的是宏觀層面,而高管大部分是從公司基本面來考慮的,我們相信,公司基本面的觀點通常是正確的。
公司高管這時候抄底意味著什么?
高管比任何人都了解自家公司的經營狀況,如果他們大幅拋售,往往被投資者解讀為股市將要見頂,而大舉買入則會被視為股市仍有上漲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5年8月和2018年12月,公司高管買賣股票比例也出現過大幅上升,前者發(fā)生在市場觸底之前,而后者則剛好與市場底部時間吻合。
雖然隔夜美股三大指數齊漲,但是市場目前的普遍共識仍是“股市最糟糕的時候還沒有結束”。在這種情況下,Amundi Asset Management董事總經理兼投資組合經理John Carey認為,上市公司高管大舉購入自家股票的行為可能會給股市帶來反彈。Carey表示:
高管們對自己公司的業(yè)務有足夠的信心,并且投入了更多的資金,這種態(tài)度會使得人們認為股市未來的情況或許不會像他們所擔心的那么糟糕。我們將觀察這一趨勢是否會持續(xù)下去,總體而言,這是一個積極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