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xiàn)在不管是在論壇、自媒體等等只要關于創(chuàng)業(yè)的話題議論最多的就是跨境電商這個話題,樂觀者以及一些跨境電商招商經(jīng)理們大力吹捧,說這個行業(yè)前景無限。
確實,現(xiàn)在這個行業(yè)還可以稱得上是一個藍海行業(yè),但也并不是閉著眼就能發(fā)財,只不過是比其他行業(yè)來說利潤更大,如果自己對這方面有興趣,在自身實力允許的情況下,完全可以嘗試去做的。
亞馬遜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平臺,憑借著4.5億的活躍用戶和17美元的平均客單價的高額利潤這兩年吸納了眾多中國賣家入駐,圈子里做亞馬遜的人越來越多,有闖關成功的,也有闖關失敗的。成功的渠道可能多種多樣但是失敗的案例卻各有不同,今天就分享一些別人的失敗故事給大家,期望能給大家一些啟示,起到引以為戒的作用。
我總結了一下,做亞馬遜做的不好的或者是直接失敗的主要有以下的五點原因,
1、自身的問題
無論做任何事情都缺少不了自身的努力,創(chuàng)業(yè)更是如此,前期必定是非常艱辛的,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因為電商這個行業(yè)不受地點的限制,所以有一些剛開始雄心勃勃的創(chuàng)業(yè)者慢慢就開始懈怠,另外時間是做亞馬遜比較重要的問題,在很多人的觀念里可能以為做亞馬遜不用每天盯著電腦,就是每天花一點的時間去看看店鋪的動態(tài),有客戶下單就關注一下發(fā)貨,這其實是非常錯誤的。
如果做的是FBA精細化運營就需要仔細打磨單品,把他打造成爆款熱賣,對產(chǎn)品進行技術分析,而不是簡單的上下貨。如果是做無貨源模式就需要大量采集商品信息,因為畢竟走的是鋪貨路線,商品都鋪不上去還談什么賺錢,前幾天有一個做無貨源的和我聊天,說自己的店鋪20天了還沒銷量,問我是什么原因,我問他上架了多少商品,他告訴我還不到1000件,正常的話做無貨源一天最少要采集200到300個商品,這也是他店鋪沒有銷量的原因,因為最起碼的工作量就沒有達到。
如果你想要做好亞馬遜運營,你肯定是要付出時間和精力做打造去做好它,當然如果你做亞馬遜只是為了玩玩試試水,或者是上班朝九晚五沒有時間去運營,這也沒有辦法。“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的道理我想誰都明白。
2、知識儲備的問題
這里的知識主要指的是商業(yè)知識、店鋪運營知識以及亞馬遜的規(guī)則。亞馬遜的特點是比較看重商品,這時候就主要在商品的向質(zhì)量下功夫,商業(yè)知識是一個人能做好一個行業(yè)的基礎,你首先要了解這個行業(yè),了解這個行業(yè)的規(guī)則你才能去做這個行業(yè);
店鋪運營的知識比較細化,主要說的是我們做跨境電商行業(yè)的店鋪運營,就比如說:亞馬遜店鋪運營中怎么去優(yōu)化listing、怎么去做文案、怎么設置關鍵詞,還有關注市場動態(tài)以及競爭對手的變化等等;
很多人在亞馬遜被封店或者是被凍結店鋪的原因歸根結底都是因為對亞馬遜的規(guī)則不夠了解,就比如說在國內(nèi)的某寶平臺是允許刷單的,甚至會變相幫助刷單,但是在亞馬遜上是不允許的,平臺有刷單刷評檢測系統(tǒng),如果你被發(fā)現(xiàn)刷單就會遭受懲罰。
3、資本問題
做生意就一定需要資本,生意做得大就需要大資本,生意做得小就需要小資本,你想要用小資本做大生意就很難,如果一點資本都不想投就做不了生意。在做亞馬遜的店鋪中同樣是如此,如果你想要做大做好選擇了做FBA,但是你投入的資本又不夠,你又不想投錢去做FBA想做自發(fā)貨,但是自發(fā)貨是有一定限制的,雖然成本低但是收益也比FBA少一些,所以很多朋友就在這里糾結,是做無貨源還是FBA,其實根本還是資本的問題。
4、產(chǎn)品
俗話說的好,七分靠選品,三分靠運營,選好商品是我們做跨境電商的第一步,但是如何選好一個產(chǎn)品這是比較難的一件事。選產(chǎn)品我們首先要了解我們開的這個亞馬遜站點的客戶的信息,哪些人是我們的目標人群,哪個年齡段的人是我們的主要目標消費者等等這些都要我們綜合去考慮。即使是做無貨源自發(fā)貨也必須要明白什么類目的商品是最受歡迎的,不然的話就算是鋪貨都不知道怎么做,只會白白的做那些無用功而已。
5、技術支持
技術支持這塊主要還是店鋪的運營技巧,比如說如何寫產(chǎn)品的標題,如何拍照片,如何做廣告投放,如何提升產(chǎn)品的競爭力等等這些的技術都要我們?nèi)W習。很多賣家就是因為技術的欠缺導致店鋪的發(fā)展受到阻力,像本來有些事情一封郵件就可以解決的我們卻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研究,這不是白白浪費了時間嗎?所以說技術方面還是很關鍵的。
(來源:跨境電商大事件 )